|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3页 |
| 第一篇 研究报告 | 第13-48页 |
| 第一章 绵羊肺炎支原体 HSP70 基因的遗传多样性 | 第13-27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4-18页 |
| ·菌株 | 第14页 |
| ·主要试剂 | 第14页 |
| ·主要仪器 | 第14页 |
| ·主要溶液的配制 | 第14-15页 |
| ·引物设计与合成 | 第15-16页 |
| ·绵羊肺炎支原体的培养与 DNA 提取 | 第16页 |
| ·绵羊肺炎支原体 HSP70 基因的扩增 | 第16-17页 |
| ·目的片段的纯化回收 | 第17页 |
| ·PCR 扩增片段的连接 | 第17页 |
| ·感受态细胞的制作 | 第17页 |
| ·连接产物的转化 | 第17-18页 |
| ·菌液的 PCR 鉴定及测序 | 第18页 |
| ·绵羊肺炎支原体 HSP70 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18页 |
| 2 结果 | 第18-26页 |
| ·绵羊肺炎支原体 HSP70 基因的扩增 | 第18-19页 |
| ·绵羊肺炎支原体 HSP70 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19-26页 |
| 3 讨论 | 第26-27页 |
| 第二章 基于 HSP70 基因检测绵羊肺炎支原体 PCR 方法的建立 | 第27-36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7-31页 |
| ·菌株 | 第27页 |
| ·主要试剂 | 第27-28页 |
| ·主要仪器 | 第28页 |
| ·引物设计与合成 | 第28页 |
| ·HSP70 基因的 PCR 扩增 | 第28-29页 |
| ·特异性评价 | 第29页 |
| ·对已知阳性样本的检测 | 第29页 |
| ·对无关病原的检测 | 第29页 |
| ·灵敏性评价 | 第29-31页 |
| ·HSP70 基因 PCR 方法的灵敏性评价 | 第30页 |
| ·16S rRNA 基因 PCR 方法的灵敏性评价 | 第30-31页 |
| 2 结果 | 第31-35页 |
| ·HSP70 基因的 PCR 扩增 | 第31页 |
| ·特异性评价 | 第31-33页 |
| ·对已知阳性样本的检测 | 第31-33页 |
| ·对无关病原的检测 | 第33页 |
| ·灵敏性评价 | 第33-35页 |
| ·HSP70 基因 PCR 方法的灵敏性评价 | 第33-34页 |
| ·16S rRNA 基因 PCR 方法的灵敏性评价 | 第34-35页 |
| 3 讨论 | 第35-36页 |
| 第三章 绵羊肺炎支原体 HSP70 基因实时荧光定量 PCR 方法的建立 | 第36-47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6-39页 |
| ·菌株 | 第36页 |
| ·主要试剂 | 第36页 |
| ·主要仪器 | 第36-37页 |
| ·引物设计与合成 | 第37页 |
| ·引物特异性鉴定及标准品制备 | 第37页 |
| ·实时荧光定量 PCR 条件的优化 | 第37-38页 |
| ·循环条件优化 | 第38页 |
| ·退火温度优化 | 第38页 |
| ·引物浓度优化 | 第38页 |
| ·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38页 |
| ·特异性评价 | 第38页 |
| ·对已知阳性样本的检测 | 第38页 |
| ·对无关病原的检测 | 第38页 |
| ·重复性和再现性评价 | 第38-39页 |
| 2 结果 | 第39-46页 |
| ·引物的特异性 | 第39页 |
| ·优化的实时荧光定量 PCR 条件 | 第39-40页 |
| ·HSP70 基因的扩增曲线及熔解曲线 | 第40页 |
| ·标准曲线及检测限 | 第40-43页 |
| ·特异性 | 第43页 |
| ·Real-time PCR 对已知阳性样本的检出率 | 第43页 |
| ·Real-time PCR 对无关病原检出情况 | 第43页 |
| ·重复性和再现性 | 第43-46页 |
| 3 讨论 | 第46-47页 |
| 第四章 结论与创新点 | 第47-48页 |
| 第二篇 文献综述 | 第48-51页 |
| 1 几种畜禽支原体 HSP70 的结构特征 | 第48页 |
| 2 支原体 HSP70 在遗传进化上的应用 | 第48-49页 |
| 3 支原体 HSP70 的免疫佐剂效应 | 第49-50页 |
| 4 结语与展望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 致谢 | 第55-56页 |
| 附录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