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第一章 行政赔偿诉讼程序之界定 | 第13-19页 |
第一节 行政赔偿诉讼程序之概念 | 第13-15页 |
一、行政赔偿诉讼的界定 | 第13-14页 |
二、程序的界定 | 第14-15页 |
三、行政赔偿诉讼程序界定 | 第15页 |
第二节 行政赔偿诉讼程序之行为特征 | 第15-19页 |
一、司法性 | 第15-16页 |
二、特殊性 | 第16页 |
三、独立性 | 第16-19页 |
第二章 我国行政赔偿诉讼程序之现状 | 第19-28页 |
第一节 我国行政赔偿诉讼程序确立的历程回顾 | 第19-21页 |
一、纯粹立法阶段 | 第19-20页 |
二、司法诉讼阶段 | 第20-21页 |
第二节 行政赔偿诉讼程序的不足与反思 | 第21-28页 |
一、指导思想错位 | 第21-23页 |
二、立法简单粗放 | 第23-24页 |
三、程序正当功能受到抑制 | 第24-28页 |
第三章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行政赔偿诉讼程序的经验和启示 | 第28-34页 |
第一节 国外行政赔偿诉讼程序考察 | 第28-32页 |
一、美国 | 第28-29页 |
二、英国 | 第29-30页 |
三、德国 | 第30-31页 |
四、法国 | 第31-32页 |
五、日本和韩国 | 第32页 |
第二节 国外行政赔偿诉讼程序的规律探寻 | 第32-34页 |
一、行政赔偿诉讼程序的法律适用 | 第32-33页 |
二、行政赔偿诉讼的审理机关和程序类型 | 第33-34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行政赔偿诉讼程序新进路 | 第34-48页 |
第一节 行政赔偿诉讼程序设计的理论指导 | 第34-36页 |
一、程序理念的重新确定 | 第34-36页 |
二、行政赔偿诉讼性质的明晰 | 第36页 |
第二节 完善我国行政赔偿诉讼程序的基本方案 | 第36-48页 |
一、立法体例 | 第37页 |
二、管辖制度 | 第37-39页 |
三、简易程序 | 第39-40页 |
四、调解制度 | 第40-42页 |
五、费用赔付制度 | 第42-44页 |
六、先予执行制度 | 第44-45页 |
七、律师代理制度 | 第45-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附录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后记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