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4页 |
一、问题提出 | 第10页 |
二、概念界定 | 第10-11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2-13页 |
五、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什么是发展”问题认识的历史演进 | 第14-23页 |
(一) 关于发展本质问题 | 第14-20页 |
1.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本质问题认识的逐步深化 | 第14-16页 |
2.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本质问题的全面阐释 | 第16-18页 |
3.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本质问题的理论升华——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 第18-20页 |
(二) 关于发展目标问题 | 第20-23页 |
1.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确立的社会发展目标: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第20-21页 |
2.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确立的社会发展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第21-22页 |
3.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确立的社会发展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第22-23页 |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为什么要发展”问题认识的历史演进 | 第23-32页 |
(一) 关于发展价值问题 | 第24-28页 |
1.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价值的定位——“发展才是硬道理” | 第24-26页 |
2.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价值的定位——“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 第26-27页 |
3.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价值的定位——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 第27-28页 |
(二) 关于发展主体问题 | 第28-32页 |
1.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主体问题的理论探索与实践 | 第28-29页 |
2.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发展主体问题上的理论飞跃 | 第29-31页 |
3.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主体问题的系统概括——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 第31-32页 |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怎样发展”问题认识的历史演进 | 第32-48页 |
(一) 关于发展道路问题 | 第32-36页 |
1.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道路问题的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 | 第32-34页 |
2.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道路问题的贡献 | 第34-35页 |
3.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道路的贡献——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 | 第35-36页 |
(二) 关于发展阶段与发展战略问题 | 第36-43页 |
1.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与战略步骤的理论贡献与实践 | 第36-39页 |
2.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新时期社会发展阶段的崭新定位和“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 第39-41页 |
3.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当前我国社会发展阶段与战略的新认识 | 第41-43页 |
(三) 关于发展动力问题 | 第43-48页 |
1.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社会发展动力思想 | 第43-45页 |
2.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党的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丰富发展 | 第45-47页 |
3.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动力问题的继续发展 | 第47-48页 |
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发展观历史演进的启示 | 第48-54页 |
(一) 发展观的建立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 第48-51页 |
1. 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推进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 | 第49-50页 |
2. 一切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是中国共产党推进社会发展的主体意识和价值旨归 | 第50-51页 |
(二) 发展观的建立必须做到求真务实 | 第51-52页 |
1. 发展阶段的正确划分与战略目标的合理设定是现代化建设事业稳步前进的战略保证 | 第51-52页 |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制胜法宝 | 第52页 |
(三) 发展观的建立必须坚持与时俱进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