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司法制度论文--法院论文

完善我国法官选任制度的若干思考

导  言第1页
第一章 我国法官选任制度现实困境的分析第7-21页
 一、 法官缺乏独立性。第8-11页
 二、 法官的任职条件过低。第11-15页
 三、 法院没有独立的进人权,同时招考方式不够科学。第15-16页
 四、 对法官的管理,采用行政化管理模式,忽视了法官自身的特有要求,并且法院内部的多序列管理尚未完全建立。第16-17页
 五、 合议制不落实,审判责任难以到位。第17-18页
 六、 法院内部论资排辈、只能上不能下现象严重,缺少激励机制。第18-20页
 七、 法官考核制度不科学,培训任务沉重,交流和轮岗制度实施不力。第20-21页
第二章 、我国法官选任制度存在问题的成因第21-25页
 一、 我国法官选任制度的立法背景。第21-22页
 二、 我国法官选任制度存在问题的具体成因:第22-25页
  (一) 历史的原因第23-24页
  (二) 社会的原因第24-25页
  (三) 法律制度本身的原因第25页
第三章 改革我国法官选任制度的必要性考察第25-28页
 一、 法官独立是司法公正的落脚点。第26页
 二、 改革法官选任制度、提高法官素质是树立裁判权威的关键。第26-27页
 三、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剧,决定着我国必须进行法官选任制度的改革。第27-28页
第四章 、改革我国法官选任制度的若干建议第28-46页
 一、 抵制地方保护主义,确保司法独立与公正。第29-31页
  (一) 严格法官任用制,从而保障法官不受地方干涉和影响。第29-30页
  (二) 法院的进人权应收归法院统筹行使。第30-31页
  (三) 在法院内部,应建立以分层招考制为主的择优机制。第31页
 二、 通过严格法官选任条件,造就一批真正意义上的法官。第31-39页
  (一) 提高法官素质不仅是行使法官职权的必然要求,也是要使法官职业成为一个社会普遍性尊重职业的必要条件。第31-33页
  (二) 法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第33-35页
  (三) 弱化法官等级,确保法官独立。第35-39页
  (四) 切实实行法官淘汰制,精简现有法官队伍。第39页
 三、 建立法官的交流、轮岗及业务培训制度。第39-46页
  (一) 逐步实行法官任职回避制度,树立公正的外部形象。第39-40页
  (二) 建立法院分管工作的轮换制度,创造公正的内部条件。第40-41页
  (三) 完善法官的业务考核制度,建立科学的竞争激励机制。第41-42页
  (四) 加强法官的教育培训制度,提高法官群体的整体素质。第42-44页
  (五) 从我国实际出发,改革和完善现行的法官任期制度。第44-46页
参考书目第46-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关于高中生数学符号学习困难的调查研究及教学对策
下一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