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2页 |
·智能家居和家庭自动化系统 | 第7-8页 |
·智能家居在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及现状 | 第8-11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 第11-12页 |
第二章 家电控制系统的方案比较与选择 | 第12-38页 |
·家电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 | 第12页 |
·控制系统开发平台的建立 | 第12-28页 |
·控制系统硬件开发平台的选择 | 第13-18页 |
·ARM简介 | 第14页 |
·ARM体系结构 | 第14-15页 |
·LPC2294简介 | 第15-16页 |
·SmartARM2200开发板接口与资源 | 第16-18页 |
·控制系统软件开发平台的建立 | 第18-28页 |
·开发环境的选择 | 第18-19页 |
·操作系统的选择 | 第19-22页 |
·制定API规范及应用程序编写规范 | 第22页 |
·软件模块的编写思路 | 第22-25页 |
·驱动程序的编写 | 第25-28页 |
·家电控制网络实现方式的选择 | 第28-29页 |
·短程无线通信网络的比较与选择 | 第29-31页 |
·远程控制方案的比较与选择 | 第31-36页 |
·几种远程控制方法的比较 | 第31-32页 |
·基于GPRS的SMS | 第32-34页 |
·本系统所使用的AT指令 | 第34页 |
·SMS短消息的编码方式 | 第34-36页 |
·本章小节 | 第36-38页 |
第三章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Ⅱ的移植 | 第38-45页 |
·μC/OS-Ⅱ操作系统简介 | 第38页 |
·μC/OS-Ⅱ文件体系 | 第38-39页 |
·μC/OS-Ⅱ的移植与测试 | 第39-44页 |
·μC/OS-Ⅱ操作系统移植的条件 | 第39-40页 |
·μC/OS-Ⅱ的移植 | 第40-43页 |
·μC/OS-Ⅱ的测试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MiniGUI for uC/OS-Ⅱ的移植 | 第45-57页 |
·MiniGUI简介 | 第45-46页 |
·MiniGUI-STR功能特性 | 第46-47页 |
·MiniGUI的移植和编译 | 第47-53页 |
·MiniGUI的GAL移植 | 第47页 |
·MiniGUI的IAL移植 | 第47-50页 |
·交叉编译MiniGUI | 第50-53页 |
·MiniGUI应用软件的编写 | 第53-56页 |
·窗口过程函数的编写 | 第53页 |
·对话框应用编程 | 第53-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社区服务平台与家电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57-78页 |
·社区服务平台与家电控制系统的总体结构 | 第57-59页 |
·GPRS通信模块的设计 | 第59-67页 |
·GPRS通信模块简介 | 第59-60页 |
·GPRS模块设置及与ARM的硬件连接 | 第60-61页 |
·GPRS模块通过Internet网接入社区服务平台 | 第60-61页 |
·以短信的方式控制家电时硬件连接及设置 | 第61页 |
·软件整体结构及驱动程序编写 | 第61-67页 |
·通过Internet网接入社区服务平台软件的编写 | 第61-64页 |
·以短信的方式控制家电时软件的编写 | 第64-67页 |
·基于ZigBee协议的无线通信模块的设计 | 第67-77页 |
·ZigBee无线通信的特点 | 第67-68页 |
·无线通信芯片的选择 | 第68-70页 |
·ZigBee无线通信模块的电路设计 | 第70-72页 |
·ZigBee无线通信模块的软件设计 | 第72-77页 |
·电器控制模块的设计 | 第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8-80页 |
·全文的工作总结 | 第78页 |
·问题与展望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