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8页 |
第二章 接收函数方法的基本理论 | 第18-39页 |
第一节 接收函数发展的历史背景 | 第18-21页 |
第二节 P 波接收函数 | 第21-25页 |
·P 波接收函数估计 | 第21-23页 |
·P 波接收函数反演 | 第23-25页 |
第三节 S 波接收函数 | 第25-39页 |
·S 波接收函数的转换震相 | 第26-31页 |
·S 波接收函数估计 | 第31-34页 |
·S 波接收函数反演 | 第34-39页 |
第三章 基于贝叶斯理论的接收函数联合反演方法 | 第39-49页 |
第一节 贝叶斯反演理论 | 第39-40页 |
第二节 基于贝叶斯理论的P 波与S 波接收函数联合反演 | 第40-49页 |
·联合反演的算法 | 第40-45页 |
·数值检验 | 第45页 |
·实际数据检验 | 第45-49页 |
第四章 中国境内天山的岩石圈速度结构 | 第49-63页 |
第一节 台站分布及观测数据 | 第49-52页 |
第二节 研究区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 | 第52-58页 |
第三节 中国境内天山造山动力学模型 | 第58-63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63-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作者简介 | 第73页 |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AUTHOR | 第73-74页 |
在学期间参与的科研课题 | 第74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4-75页 |
会议论文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