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主义科学哲学及其规范性--基于多重维度的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33页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1-16页 |
·选题背景 | 第11-14页 |
·选题意义 | 第14-16页 |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6-29页 |
·自然维度的自然主义研究状况 | 第16-19页 |
·历史维度的自然主义研究状况 | 第19-22页 |
·社会维度的自然主义研究状况 | 第22-26页 |
·实践维度的自然主义研究状况 | 第26-29页 |
·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 | 第29-33页 |
·研究内容 | 第29-31页 |
·研究方法 | 第31-32页 |
·研究框架 | 第32-33页 |
第2章 概念阐释:自然主义和规范性 | 第33-63页 |
·对自然主义概念的考察 | 第33-52页 |
·“自然”和“自然主义”略考 | 第33-36页 |
·对自然主义概念的不同理解 | 第36-39页 |
·自然主义的历史延展 | 第39-47页 |
·本文对自然主义的理解 | 第47-52页 |
·规范性问题 | 第52-62页 |
·规范性的概念 | 第52-54页 |
·传统认识论的规范性特质 | 第54-56页 |
·基础主义认识论的规范性策略 | 第56-59页 |
·自然主义科学哲学中的规范性问题 | 第59-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3章 自然维度的自然主义及其规范性问题 | 第63-93页 |
·自然化认识论产生的背景 | 第64-67页 |
·形而上学与第一哲学 | 第64-66页 |
·认识论中的基础主义 | 第66-67页 |
·自然化认识论及其影响 | 第67-74页 |
·基础主义的困境 | 第67-69页 |
·自然化认识论的任务、方法和特征 | 第69-71页 |
·自然化认识论之后 | 第71-73页 |
·自然化认识论产生的原因及其问题 | 第73-74页 |
·自然化认识论的规范性问题 | 第74-91页 |
·奎因与规范性的消除主义 | 第74-77页 |
·对自然化认识论规范性的辩护 | 第77-81页 |
·温和自然主义方案 | 第81-90页 |
·规范性:两种策略及其问题 | 第90-91页 |
·本章小结 | 第91-93页 |
第4章 历史维度的自然主义及其规范性问题 | 第93-128页 |
·库恩与自然主义 | 第93-104页 |
·库恩对基础主义的批判 | 第93-95页 |
·历史视角的自然主义意蕴 | 第95-97页 |
·描述性、规范性与范式 | 第97-100页 |
·两个场景中的规范 | 第100-103页 |
·范式的规范性意义及其问题 | 第103-104页 |
·规范自然主义 | 第104-113页 |
·方法论的自然化与规范化 | 第105-106页 |
·假言命令式的方法论规则 | 第106-108页 |
·规范自然主义的理论实质 | 第108-109页 |
·自然主义价值论 | 第109-110页 |
·规范自然主义的两点不足 | 第110-113页 |
·进化自然主义 | 第113-126页 |
·进化观与自然主义 | 第113-115页 |
·自然主义的理论选择模型 | 第115-117页 |
·历史的作用 | 第117-118页 |
·规范性策略:工具主义就足够了吗? | 第118-124页 |
·进化论与自然主义的结合:意义及其问题 | 第124-126页 |
·本章小结 | 第126-128页 |
第5章 社会维度的自然主义及其规范性问题 | 第128-162页 |
·认识论的个体认知维度批判 | 第129-133页 |
·从社会的观点看自然化科学哲学 | 第130-132页 |
·自然主义与知识的社会性 | 第132-133页 |
·强纲领及其规范性问题 | 第133-149页 |
·自然主义与科学知识的两个特征 | 第134-138页 |
·社会维度的自然主义说明方式 | 第138-142页 |
·规范性问题:消除主义还是相对主义? | 第142-146页 |
·强纲领自然主义的不足及尚待说明的问题 | 第146-149页 |
·实验室研究:自然主义向实践维度的延展 | 第149-160页 |
·实验室微观描述及其意义 | 第150-152页 |
·两种对称性原则之争 | 第152-156页 |
·实验室研究中的“观察者”问题 | 第156-159页 |
·实验室研究的自然主义:突破及延展 | 第159-160页 |
·本章小结 | 第160-162页 |
第6章 实践维度的自然主义及其规范性问题 | 第162-204页 |
·科学实践哲学与自然主义 | 第163-170页 |
·从理论优位到实践优位 | 第163-166页 |
·科学实践哲学的自然主义意蕴 | 第166-170页 |
·实践解释学与情境规范 | 第170-184页 |
·解释学传统与科学实践 | 第170-173页 |
·融贯自然主义的缘起及任务 | 第173-176页 |
·科学实践的品质:认识论与本体论的融合 | 第176-180页 |
·规范性的源泉:实践内在因果行为 | 第180-183页 |
·科学实践哲学在自然主义研究中的意义 | 第183-184页 |
·冲撞纲领与文化相对主义 | 第184-201页 |
·冲撞纲领与自然主义 | 第185-187页 |
·瞬时突现与科学实践的时间性 | 第187-191页 |
·后人文主义与科学实践中的物质力量 | 第191-194页 |
·规范性回应:文化相对主义 | 第194-198页 |
·冲撞纲领与实践解释学纲领之比较及其共同任务 | 第198-201页 |
·本章小结 | 第201-204页 |
第7章 结论:科学的理解与融贯的自然主义 | 第204-221页 |
·研究结论 | 第204-218页 |
·创新点及后续工作 | 第218-221页 |
参考文献 | 第221-230页 |
致谢 | 第230-231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231-2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