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前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在立法上的区别 | 第8-16页 |
第一节 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在立法体例上的区别 | 第8-13页 |
一、大陆法系中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在立法体例上的区别 | 第8-10页 |
二、普通法系中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立法上的区别 | 第10-11页 |
三、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在立法上区别的评析 | 第11-13页 |
第二节、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在处罚上的区别 | 第13-16页 |
一、国外与我国台湾地区关于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在刑事责任上的区别 | 第13-14页 |
二、我国刑法对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处罚的区别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在犯罪进程上的区别 | 第16-22页 |
第一节 立法上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在犯罪进程上的区别 | 第16页 |
第二节 对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在犯罪进程上的区别的检讨 | 第16-22页 |
第三章 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处罚的处罚根据的区别 | 第22-35页 |
第一节 犯罪未遂(广义)处罚的根据 | 第22-26页 |
一、犯罪未遂处罚的学说 | 第22-26页 |
第二节 我国刑法在适用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处罚的根据的区别 | 第26-35页 |
一、我国刑法对犯罪未遂处罚的依据 | 第26-32页 |
二、我国刑法对犯罪中止处罚的依据 | 第32-35页 |
第四章 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宽大处罚的理由的区别 | 第35-41页 |
第一节 犯罪中止宽大处罚的理由 | 第35-38页 |
一、犯罪中止宽大处罚的学说 | 第35-38页 |
二、我国对犯罪中止宽大处罚的依据 | 第38页 |
第二节 犯罪未遂宽大处理的根据 | 第38-41页 |
第五章 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的实质区分标准 | 第41-51页 |
第一节 关于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区分的实质标准的学说 | 第41-42页 |
一、外界事物障碍说 | 第41页 |
二、衷心悔悟说 | 第41页 |
三、自由意志任意中止说 | 第41-42页 |
第二节 对各学说的评析 | 第42-51页 |
一、外界事务障碍说的评析 | 第42页 |
二、衷心悔悟说的评析 | 第42-43页 |
三、自由意志说的评析 | 第43-45页 |
四、采取折中说区分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应注意的问题 | 第45-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3页 |
后记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