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Summary | 第5-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6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1 遗传标记概述 | 第11-19页 |
·微卫星概述 | 第12-13页 |
·微卫星的结构 | 第13-14页 |
·微卫星标记的应用 | 第14-17页 |
·遗传图谱构建 | 第14页 |
·用于标记辅助选择及QTL探测 | 第14-16页 |
·遗传多样性评估 | 第16页 |
·谱系确证 | 第16-17页 |
·Y染色体微卫星与常染色体微卫星的异同 | 第17-18页 |
·Y染色体微卫星的应用 | 第18-19页 |
2 畜禽遗传多态性的评估方法 | 第19-21页 |
·形态学水平 | 第19-20页 |
·细胞学水平 | 第20页 |
·生化水平 | 第20-21页 |
·DNA水平 | 第21页 |
3 种公牛个体识别、亲缘鉴定 | 第21-24页 |
·种公牛个体识别、亲缘鉴定的重要性 | 第21-22页 |
·个体识别 | 第22-23页 |
·亲缘鉴定 | 第23-24页 |
4 DNA数据库发展状况 | 第24-25页 |
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5-26页 |
第二章 试验研究 | 第26-5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6-36页 |
·试验样本的采集 | 第26页 |
·主要仪器、设备和试剂 | 第26-29页 |
·仪器、设备 | 第26-27页 |
·实验试剂 | 第27-29页 |
·常用试剂 | 第27-28页 |
·ABI3100遗传分析仪使用的化学试剂 | 第28页 |
·常用试剂的配制 | 第28-29页 |
·样本DNA的提取、纯化及质量鉴定 | 第29页 |
·血液基因组DNA提取 | 第29页 |
·模板DNA稀释 | 第29页 |
·微卫星引物 | 第29-31页 |
·PCR扩增 | 第31-32页 |
·PCR扩增产物的检测 | 第31页 |
·制胶 | 第31-32页 |
·聚丙烯酰胺凝胶的银染 | 第32页 |
·微卫星DNA多态性分析 | 第32-34页 |
·ABI3100遗传分析仪对微卫星DNA进行分析的工作流程 | 第32-34页 |
·具体操作步骤 | 第34页 |
·统计分析方法及软件 | 第34-36页 |
·等位基因频率 | 第34页 |
·杂合度 | 第34-35页 |
·多态信息含量 | 第35页 |
·个体识别能力 | 第35页 |
·亲缘鉴定 | 第35-3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6-47页 |
·DNA的提取 | 第36页 |
·PCR扩增产物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检测 | 第36-37页 |
·ABI3100遗传分析仪的检测 | 第37-39页 |
·微卫星座位的等位基因 | 第39-45页 |
·遗传多样性研究 | 第45-46页 |
·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 | 第45页 |
·多态信息含量 | 第45-46页 |
·遗传杂合度 | 第46页 |
·个体识别与亲缘鉴定 | 第46-47页 |
·个体识别 | 第46页 |
·亲缘鉴定 | 第46-47页 |
3 讨论 | 第47-51页 |
·关于微卫星位点的选择 | 第47-48页 |
·种公牛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48页 |
·微卫星标记应用于个体识别的优势 | 第48-49页 |
·种公牛个体识别与亲缘鉴定 | 第49-50页 |
·Y染色体应用于个体识别中的探讨 | 第50页 |
·关于ABI3100-Avant全自动基因序列分析仪 | 第50-51页 |
·实验室水平的分子鉴定与实践中个体识别 | 第51页 |
4 结论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1页 |
个人简介 | 第61-62页 |
导师简介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