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5页 | 
| ·混杂系统的定义 | 第13-14页 | 
| ·选题的背景及其意义 | 第14-17页 | 
| ·混杂系统的产生和发展 | 第14页 | 
| ·混杂系统的特点 | 第14-15页 | 
| ·混杂系统的研究方向 | 第15-16页 | 
| ·选题的意义 | 第16-17页 |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7-23页 | 
| ·混杂系统建模 | 第17-20页 | 
| ·“聚合”类模型 | 第18-19页 | 
| ·“延拓”类模型 | 第19-20页 | 
| ·混杂系统整体性能分析 | 第20-21页 | 
| ·混杂系统的控制和优化 | 第21-22页 | 
| ·混杂系统的应用 | 第22页 | 
| ·混杂系统研究面临的问题 | 第22-23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工作安排 | 第23-25页 | 
| 第二章 混杂系统的建模 | 第25-42页 | 
| ·引言 | 第25页 | 
| ·“聚合”方法建模 | 第25-29页 | 
| ·建模常用工具 | 第26-27页 | 
| ·“聚合”法模型 | 第27-29页 | 
| ·“延拓”方法建模 | 第29-31页 | 
| ·建模常用工具 | 第29页 | 
| ·“延拓”法模型 | 第29-31页 | 
| ·混杂系统推广自动机模型 | 第31-34页 | 
| ·建模对象的结构 | 第31-33页 | 
| ·并行映射投影结构 | 第33页 | 
| ·推广自动机模型 | 第33-34页 | 
| ·推广自动机模型仿真研究 | 第34-41页 | 
| ·Stateflow 工具箱简介 | 第35-38页 | 
| ·两离散事件的温度控制器建模与仿真 | 第38-39页 | 
| ·火车道口建模与仿真 | 第39-41页 | 
| ·小结 | 第41-42页 | 
| 第三章 MLD 模型下的GPC 算法 | 第42-54页 | 
| ·引言 | 第42-43页 | 
| ·MLD 模型 | 第43-44页 | 
| ·GPC 算法 | 第44-48页 | 
| ·GPC 基本形式 | 第45页 | 
| ·算法稳定性 | 第45页 | 
| ·Diophantine 方程的递推解 | 第45-48页 | 
| ·最优控制率 | 第48页 | 
| ·MLD 模型下的GPC 算法 | 第48-51页 | 
| ·控制量增量Δu 受限的MLD 模型GPC 算法 | 第48-49页 | 
| ·控制量u 受限的MLD 模型GPC 算法 | 第49-50页 | 
| ·混合整数二次规划(MIQP 的求解方法) | 第50-51页 | 
| ·仿真研究 | 第51-52页 | 
| ·小结 | 第52-54页 | 
| 第四章 基于模糊监督器的混杂系统控制 | 第54-63页 | 
| ·引言 | 第54-55页 | 
| ·多模型自适应控制的思想 | 第55-58页 | 
| ·多模型自适应控制的思想 | 第55-56页 | 
| ·基于隶属度加权和的模糊监督控制思想 | 第56-58页 | 
| ·模糊监督器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 第58页 | 
| ·混杂控制系统模型 | 第58-59页 | 
| ·混杂系统多模型控制 | 第59-60页 | 
| ·仿真设计 | 第60-61页 | 
| ·混杂系统仿真模型 | 第60页 | 
| ·控制器设计 | 第60-61页 | 
| ·小结 | 第61-63页 | 
| 第五章 混杂系统理论在多模型自适应控制上的应用 | 第63-79页 | 
| ·引言 | 第63页 | 
| ·多模型自适应控制 | 第63-66页 | 
| ·多模型自适应控制的原理 | 第64页 | 
| ·多模型自适应控制的分类 | 第64-65页 | 
| ·多模型自适应控制的应用 | 第65-66页 | 
| ·多模型自适应预测控制 | 第66-68页 | 
| ·传统多模型预测控制 | 第66-67页 | 
| ·其他的多模型预测控制 | 第67-68页 | 
| ·引入MLD 模型的多模型广义预测控制 | 第68-73页 | 
| ·MLD 模型 | 第68-69页 | 
| ·整数规划 | 第69页 | 
| ·多模型系统的MLD 模型 | 第69-71页 | 
| ·控制器寻优 | 第71-72页 | 
| ·稳定性分析 | 第72-73页 | 
| ·仿真实例 | 第73-77页 | 
| ·过热汽温对象特性 | 第74-76页 | 
| ·仿真实例 | 第76-77页 | 
| ·仿真结果 | 第77页 | 
| ·小结 | 第77-79页 | 
| 第六章 混杂系统理论在变速风力机全工况运行上的应用 | 第79-94页 | 
| ·引言 | 第79页 | 
| ·风力机全工况控制 | 第79-86页 | 
| ·风力机模型 | 第80-82页 | 
| ·风力机功率调节方式 | 第82-83页 | 
| ·风力机的动态特性 | 第83-85页 | 
| ·风力机的传统控制方法 | 第85-86页 | 
| ·风力机推广自动机模型建模 | 第86-89页 | 
| ·风力机推广自动机模型 | 第87-88页 | 
| ·实例模型与仿真 | 第88-89页 | 
| ·风力机全工况混杂控制 | 第89-91页 | 
| ·MLD 模型简介 | 第89-90页 | 
| ·切换系统的MLD 模型 | 第90页 | 
| ·GPC 控制器寻优 | 第90-91页 | 
| ·仿真实例及结果 | 第91-93页 | 
| ·小结 | 第93-94页 |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第94-97页 | 
| ·总结 | 第94-95页 | 
|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95页 | 
| ·展望 | 第95-97页 | 
| 参考文献 | 第97-107页 | 
| 致谢 | 第107-108页 |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及学术论文发表 | 第108-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