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2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 | 第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2 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概述 | 第12-18页 |
·环境信息的概念及特征 | 第12-13页 |
·环境信息的概念 | 第12-13页 |
·环境信息的特征 | 第13页 |
·环境信息公开及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 第13-16页 |
·环境信息公开 | 第13-14页 |
·环境信息公开的分类 | 第14页 |
·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 第14-16页 |
·建立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意义 | 第16-17页 |
·环境信息公开有利于政府的环境管理 | 第16页 |
·环境信息公开有利于强化企业的环境责任 | 第16页 |
·环境信息公开有助于公众参与环境保护 | 第16-17页 |
·环境信息公开有助于促进社会发展 | 第17页 |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3 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8-25页 |
·公共信托理论 | 第18-20页 |
·公共信托论的源流 | 第18-19页 |
·公共信托理论在环境法领域的展开 | 第19-20页 |
·环境公共信托与环境信息公开 | 第20页 |
·环境权理论 | 第20-24页 |
·环境权理论在国际上的兴起 | 第20-21页 |
·公民环境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 第21-22页 |
·环境知情权——环境权与环境信息公开的链接点 | 第22-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4 国际及国外环境信息公开立法的考察及借鉴 | 第25-32页 |
·国际法律文件关于环境信息公开的规定 | 第25-28页 |
·《里约宣言》与《21世纪议程》所确立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 第25页 |
·有关环境公约对环境信息公开的规定 | 第25-26页 |
·欧盟有关环境信息公开的法律文件 | 第26-28页 |
·国外环境信息公开立法的重点考察 | 第28-30页 |
·美国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 第28页 |
·英国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 第28-29页 |
·德国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 第29页 |
·俄罗斯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 第29页 |
·加拿大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 第29-30页 |
·日本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 第30页 |
·国际及国外环境信息公开立法对我国的启示 | 第30-31页 |
·环境信息公开中应明确更多的环境知情权主体 | 第30页 |
·应当明确环境信息公开的政府的范围 | 第30-31页 |
·应当以公开为基本原则,不公开为例外情况 | 第31页 |
·企业环境信息公开成为环境信息公开的一个新的领域 | 第31页 |
·注重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与环境信息公开的结合 | 第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5 我国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2-35页 |
·相关立法规定的不足 | 第32-33页 |
·《宪法》中关于公民知情权的保护的缺陷 | 第32页 |
·《环境保护法》中关于环境信息公开规定的不足 | 第32页 |
·环境单行法中对于环境信息公开规定的不足 | 第32-33页 |
·政府环境信息公开责任不明确 | 第33页 |
·环境权的立法缺失影响了环境信息公开的立法 | 第33页 |
·单项的公开形式难以有效地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 | 第33-34页 |
·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和产品环境信息公开不充分 | 第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6 我国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构建 | 第35-42页 |
·采用综合立法与特别立法相结合的立法体例 | 第35页 |
·明确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目的 | 第35-36页 |
·保障公众参与权与环境知情权 | 第35-36页 |
·促进政府进行正确决策 | 第36页 |
·促进企业加强环境管理 | 第36页 |
·明确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基本原则 | 第36-37页 |
·环境信息公开的全面与充分原则 | 第36-37页 |
·环境信息公开的有效与真实原则 | 第37页 |
·环境信息公开的科学性与通俗性原则 | 第37页 |
·环境信息公开的例外原则 | 第37页 |
·保障公民环境知情权和参与权的原则 | 第37页 |
·明确环境信息公开的主体 | 第37-39页 |
·政府的环境信息公开 | 第38页 |
·企业的环境信息公开 | 第38-39页 |
·明确环境信息公开的内容 | 第39-40页 |
·明确环境信息公开实施的法律保障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结论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