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减资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本课题的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国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论文的写作思路 | 第13-14页 |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第2章 公司减资概述 | 第15-24页 |
·公司减资的概念 | 第16-19页 |
·法定资本制度模式下的“减资”概念 | 第16-17页 |
·授权资本制度模式下的“减资”概念 | 第17-18页 |
·折衷资本制度模式下的“减资”概念 | 第18-19页 |
·公司减资的实质和分类 | 第19-21页 |
·公司减资的实质 | 第19-20页 |
·公司减资的分类 | 第20-21页 |
·公司减资的必要性 | 第21-22页 |
·减资可以避免公司资本的闲置和浪费 | 第22页 |
·减资可以保证股东的利益 | 第22页 |
·减资可以保护交易当事人的利益 | 第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第3章 公司减资涉及各方利益考量 | 第24-29页 |
·股东利益考量 | 第24-25页 |
·债权人利益考量 | 第25-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4章 公司减资比较考察 | 第29-47页 |
·各国公司减资立法比较考察 | 第29-32页 |
·美国立法例 | 第29-30页 |
·德国立法例 | 第30页 |
·韩国公司法 | 第30-31页 |
·英国立法例 | 第31-32页 |
·各国公司减资规则模式比较考察 | 第32-36页 |
·“偿债能力准则”模式 | 第32-33页 |
·披露机制下的严格“债权人保护”模式 | 第33-34页 |
·“司法介入下的折衷模式” | 第34-36页 |
·各国公司减资制度比较考察 | 第36-46页 |
·公司减资事由和一般条件比较 | 第36-39页 |
·公司减资决议比较 | 第39-41页 |
·公司减资程序比较 | 第41-43页 |
·公司减资方法比较 | 第43-45页 |
·公司减资司法救济比较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5章 公司减资的现状及完善公司立法建议 | 第47-63页 |
·公司减资的现状 | 第47-52页 |
·公司减资立法缺陷 | 第47-50页 |
·外商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减资的禁止性规定及其问题 | 第50-51页 |
·内、外资公司减资制度的矛盾冲突 | 第51-52页 |
·完善我国公司减资立法的建议 | 第52-62页 |
·完善我国公司减资立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 第52-53页 |
·统一公司减资法律制度 | 第53-55页 |
·增加公司减资法定事由 | 第55-56页 |
·增加公司减资方法 | 第56页 |
·增加公司减资的救济手段 | 第56-58页 |
·健全公司减资决议 | 第58-59页 |
·完善公司减资程序 | 第59-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个人简历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