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11页 |
| 1 绪论 | 第11-18页 |
| ·植物抗寒性研究进展 | 第11-15页 |
| ·形态解剖结构变化与植物抗寒性的关系 | 第11页 |
| ·细胞膜系统与植物抗寒性的关系 | 第11-12页 |
| ·保护酶的抗氧化能力与植物抗寒性的关系 | 第12-13页 |
| ·渗透调节物质与植物抗寒性的关系 | 第13-14页 |
| ·冷调节基因和冷诱导蛋白与植物抗寒性的关系 | 第14-15页 |
| ·杨树及其抗寒性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杨树 | 第15页 |
| ·杨树抗寒性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酚类物质及其与抗寒性的关系 | 第16-17页 |
| ·酚类物质 | 第16页 |
| ·酚类物质与抗寒性的关系 | 第16-17页 |
| ·立题依据及目的意义 | 第17-18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8-22页 |
| ·样地概况 | 第18页 |
| ·实验材料 | 第18页 |
| ·处理方法 | 第18-19页 |
| ·测定方法 | 第19-21页 |
| ·细胞膜透性的测定方法 | 第19页 |
| ·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测定方法 | 第19页 |
| ·总酚含量的测定方法 | 第19-20页 |
| ·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 | 第20页 |
| ·缩合单宁含量的测定方法 | 第20页 |
| ·木质素含量的测定方法 | 第20页 |
|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方法 | 第20-21页 |
| ·实验仪器 | 第21-22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2-38页 |
| ·温度骤降对三种杨树叶片膜透性的影响 | 第22-24页 |
| ·10月3日温度骤降对三种杨树叶片膜透性的影响 | 第22-23页 |
| ·10月7日温度骤降对三种杨树叶片膜透性的影响 | 第23页 |
| ·10月13日温度骤降对三种杨树叶片膜透性的影响 | 第23-24页 |
| ·小结 | 第24页 |
| ·温度骤降对三种杨树叶片总酚含量的影响 | 第24-27页 |
| ·10月3日温度骤降对三种杨树叶片总酚含量的影响 | 第24-25页 |
| ·10月7日温度骤降对三种杨树叶片总酚含量的影响 | 第25-26页 |
| ·10月13日温度骤降对三种杨树叶片总酚含量的影响 | 第26页 |
| ·小结 | 第26-27页 |
| ·温度骤降对三种杨树叶片黄酮含量的影响 | 第27-28页 |
| ·10月3日温度骤降对三种杨树叶片黄酮含量的影响 | 第27页 |
| ·10月7日温度骤降对三种杨树叶片黄酮含量的影响 | 第27-28页 |
| ·10月13日温度骤降对三种杨树叶片黄酮含量的影响 | 第28页 |
| ·小结 | 第28页 |
| ·温度骤降对三种杨树叶片缩合单宁含量的影响 | 第28-30页 |
| ·10月3日温度骤降对三种杨树叶片缩合单宁含量的影响 | 第28-29页 |
| ·10月7日温度骤降对三种杨树叶片缩合单宁含量的影响 | 第29-30页 |
| ·10月13日温度骤降对三种杨树叶片缩合单宁含量的影响 | 第30页 |
| ·小结 | 第30页 |
| ·温度骤降对三种杨树叶片木质素含量的影响 | 第30-32页 |
| ·10月3日温度骤降对三种杨树叶片木质素含量的影响 | 第31页 |
| ·10月7日温度骤降对三种杨树叶片木质素含量的影响 | 第31-32页 |
| ·10月13日温度骤降对三种杨树叶片木质素含量的影响 | 第32页 |
| ·小结 | 第32页 |
| ·温度骤降对三种杨树叶片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32-35页 |
| ·10月3日温度骤降对三种杨树叶片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32-33页 |
| ·10月7日温度骤降对三种杨树叶片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33-34页 |
| ·10月13曰温度骤降对三种杨树叶片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34-35页 |
| ·小结 | 第35页 |
| ·温度骤降对三种杨树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第35-38页 |
| ·10月3日温度骤降对三种杨树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第35-36页 |
| ·10月7日温度骤降对三种杨树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第36页 |
| ·10月13日温度骤降对三种杨树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第36-37页 |
| ·小结 | 第37-38页 |
| 4 结论与讨论 | 第38-40页 |
| ·结论 | 第38页 |
| ·讨论 | 第38-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4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6-47页 |
| 致谢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