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4页 |
| ·概述 | 第11-12页 |
| ·水电解制氢技术现状 | 第12-14页 |
| ·固体聚合物水电解池发展现状 | 第14-17页 |
| ·SPE电解池原理 | 第14-15页 |
| ·SPE电解池的特点 | 第15-16页 |
| ·SPE水电解发展历史 | 第16-17页 |
| ·SPE电解池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第17-21页 |
| ·SPE电解池阳极催化剂 | 第17-20页 |
| ·SPE电解池阴极催化剂 | 第20-21页 |
| ·SPE水电解的发展方向 | 第21-22页 |
| ·本论文的工作思路及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 第2章 实验部分 | 第24-32页 |
|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24-25页 |
| ·实验试剂 | 第24页 |
| ·实验仪器 | 第24-25页 |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25-26页 |
| ·浸渍-热分解法 | 第25-26页 |
| ·胶体沉积法 | 第26页 |
| ·催化剂活性的评价 | 第26-31页 |
| ·催化剂的物理化学表征 | 第27-28页 |
| ·化学组成和结构测试 | 第28页 |
| ·电化学性能的表征方法 | 第28-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第3章 非碳载体的选择 | 第32-41页 |
| ·催化剂载体的概念 | 第32页 |
| ·催化剂载体的要求 | 第32-34页 |
| ·非碳载体电催化剂的制备 | 第34页 |
| ·非碳载体及其催化剂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的表征 | 第34-37页 |
| ·载体TiN、析氧催化剂RuO_2/TiN的XRD分析 | 第34-35页 |
| ·RuO_2/TiC析氧催化剂、TiC载体的XRD图 | 第35-36页 |
| ·RuO_2/SiC析氧催化剂、SiC载体的XRD图 | 第36-37页 |
| ·非碳载体催化剂及其载体电化学性能分析 | 第37-39页 |
| ·三电极测试体系 | 第3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7-39页 |
| ·非碳载体电催化剂的电化学性能 | 第39-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第4章 RuO_2/SiC电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 第41-53页 |
| ·引言 | 第41页 |
| ·胶体沉积法制备RuO_2/SiC催化剂 | 第41-42页 |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4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2-52页 |
| ·RuO_2含量的影响 | 第42-49页 |
| ·制备方法的影响 | 第49-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第5章 IrO_2-RuO_2/SiC电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 第53-61页 |
| ·引言 | 第53页 |
| ·IrO_2-RuO_2/SiC电催化剂的制备 | 第53-54页 |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5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4-59页 |
| ·XRD分析 | 第54-55页 |
| ·SEM分析 | 第55-56页 |
| ·TEM分析 | 第56-57页 |
| ·电化学性能表征分析 | 第57-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 结论 | 第61-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7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1-72页 |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