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特种结构论文--抗震动结构、防灾结构论文--耐震、隔震、防爆结构论文

中小学教学楼抗震性能及对策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0页
1 绪论第10-23页
   ·引言第10页
   ·惨痛的教训第10-12页
   ·我国建筑抗震的发展历程第12-14页
     ·我国抗震规范的发展第12-13页
     ·我国抗震鉴定加固的发展第13-14页
   ·中小学教学楼抗震减灾研究现状第14-17页
     ·我国中小学教学楼抗震减灾第14-15页
     ·国外中小学教学楼抗震减灾研究现状第15-16页
     ·国内外建筑抗震减灾新技术第16-17页
   ·本文研究的目的、方法及主要内容第17-23页
     ·研究目的第17页
     ·本文抗震性能分析所用方法简介第17-21页
     ·本文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第21-23页
2 中小学教学楼状况调查第23-37页
   ·引言第23页
   ·中小学教学楼特点第23-25页
     ·砌体结构教学楼特点第23-24页
     ·框架结构教学楼特点第24-25页
   ·教学楼调查结果统计第25-28页
     ·建造年代、依据的规范及标准第25-26页
     ·结构类型、建筑材料及图纸第26-27页
     ·结构体型、布局第27-28页
     ·抗震验算结果统计第28页
   ·中小学砌体结构教学楼存在的问题第28-32页
     ·结构冗余度不足第28-29页
     ·材料强度、砌筑质量第29页
     ·整体性不足第29-30页
     ·楼屋盖体系第30页
     ·房屋局部部位抗震不足第30页
     ·局部突出构件、维护结构连接不足第30-31页
     ·楼梯间的位置及其自身弱点第31-32页
     ·构造措施第32页
   ·中小学框架结构教学楼存在的问题第32-33页
     ·结构布置第32页
     ·构造措施第32页
     ·非结构构件第32-33页
   ·教学楼中常见的裂缝第33-35页
   ·耐久性第35-36页
   ·小结第36-37页
3 砌体结构教学楼抗震性能分析第37-55页
   ·引言第37页
   ·砌体结构震害特点第37-39页
   ·典型砌体结构教学楼抗震性能分析第39-54页
     ·静力分析第40-42页
     ·地震工况下结构响应第42-44页
     ·模态分析结果第44-45页
     ·反应谱分析第45-47页
     ·线性动力分析第47-49页
     ·楼梯构件在各个荷载工况下的反应第49-51页
     ·楼梯对结构整体性能的影响第51-54页
   ·小结第54-55页
4 框架结构教学楼抗震性能分析第55-76页
   ·引言第55页
   ·框架结构震害特点第55-56页
   ·单跨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分析第56-61页
     ·结构静载工况分析第57-58页
     ·结构模态分析第58-59页
     ·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第59-61页
   ·楼梯对框架结构的影响分析第61-67页
     ·楼梯对层间位移角的影响第62-63页
     ·楼梯对结构所受地震作用的影响第63-64页
     ·楼梯对结构自振周期和振型的影响第64-65页
     ·楼梯对框架柱、框架梁的影响第65-67页
   ·填充墙对框架结构的影响分析第67-75页
     ·填充墙的模拟方法第67-70页
     ·填充墙对结构模态及自振周期的影响第70页
     ·填充墙对地震作用的影响第70-71页
     ·填充墙对结构构件内力的影响第71-72页
     ·填充墙对结构层间位移角的影响第72-73页
     ·填充墙对结构弹塑性性能的影响第73-75页
   ·小结第75-76页
5 抗震减灾对策研究第76-85页
   ·引言第76-77页
   ·现有建筑物的加固措施第77-80页
     ·加固方法概述第77-78页
     ·砌体结构教学楼加固方法第78-79页
     ·框架结构教学楼加固方法第79-80页
   ·新建中小学教学楼抗震设计启示第80-84页
     ·注重抗震概念设计和构造措施第80-81页
     ·特别加强对未成年人在地震突发事件中的保护第81页
     ·重视结构抗震分析计算第81页
     ·抗震性能化设计第81-82页
     ·注重非结构构件设计第82-84页
   ·小结第84-85页
6 结论与展望第85-87页
   ·结论第85-86页
     ·中小学教学楼现状第85页
     ·中小学教学楼抗震性能分析结论第85-86页
     ·抗震对策第86页
   ·展望第86-87页
致谢第87-88页
参考文献第88-91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介休古城传统城市设计方法研究
下一篇:城市经营视角下的西安市遗址保护与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