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缩略词表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7页 |
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主要研究趋势 | 第13页 |
·酸雨对农作物的影响 | 第13-14页 |
·重金属对农作物的影响 | 第14-15页 |
3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展望 | 第15页 |
4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预期目标 | 第15-17页 |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本研究的预期目标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模拟酸雨条件下Pb、Cr污染对蕹菜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17-2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7-20页 |
·试验材料 | 第17页 |
·栽培方法 | 第17页 |
·模拟酸雨的配置 | 第17-18页 |
·重金属处理液的配置 | 第18页 |
·试验处理方式及水平 | 第18页 |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第18-19页 |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 | 第19-2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0-23页 |
·模拟酸雨条件下Pb、Cr污染对蕹菜的外在伤害 | 第20页 |
·模拟酸雨条件下Pb、Cr污染对蕹菜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20-22页 |
·模拟酸雨条件下Pb、Cr污染对蕹菜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22-23页 |
3 讨论 | 第23-25页 |
·模拟酸雨对Pb、Cr污染胁迫性的影响差异 | 第23页 |
·复合污染对蕹菜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23-25页 |
第三章 模拟酸雨条件下Pb、Cd污染对扬花萝卜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25-3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5-26页 |
·试验材料 | 第25页 |
·栽培方法 | 第25页 |
·模拟酸雨的配置 | 第25页 |
·重金属处理液的配置 | 第25页 |
·试验处理方式及水平 | 第25-26页 |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第26页 |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 | 第2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6-30页 |
·模拟酸雨条件下Pb、Cd污染对扬花萝卜的外在伤害 | 第26页 |
·模拟酸雨条件下Pb、Cd污染对扬花萝卜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26-28页 |
·模拟酸雨条件下Pb、Cd污染对扬花萝卜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28-30页 |
3 讨论 | 第30-31页 |
·模拟酸雨对Pb、Cd污染胁迫性的影响差异 | 第30页 |
·复合污染对扬花萝卜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30-31页 |
第四章 模拟酸雨条件下Pb、Cr污染对蕹菜品质的影响 | 第31-3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1-33页 |
·试验材料 | 第31页 |
·试验处理水平 | 第31页 |
·指标测定方法 | 第31-3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3-38页 |
·模拟酸雨条件下Pb、Cr污染对蕹菜含碳有机物含量的影响 | 第33-35页 |
·模拟酸雨条件下Pb、Cr污染对蕹菜含氮有机物含量的影响 | 第35-36页 |
·模拟酸雨条件下Pb、Cr污染对蕹菜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 第36-37页 |
·模拟酸雨条件下Pb、Cr污染对蕹菜重金属累积的影响 | 第37-38页 |
3 结论 | 第38-39页 |
·复合污染对蕹菜营养品质的影响 | 第38页 |
·复合污染对蕹菜食用安全性的影响 | 第38-39页 |
第五章 模拟酸雨条件下Pb~(2+)和Cd~(2+)对扬花萝卜品质的影响 | 第39-4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9-43页 |
·模拟酸雨条件下Pb、Cd污染对扬花萝卜含碳有机物含量的影响 | 第39-41页 |
·模拟酸雨条件下Pb、Cd污染对扬花萝卜含氮有机物含量的影响 | 第41-42页 |
·模拟酸雨条件下Pb、Cd污染对扬花萝卜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 第42-43页 |
·模拟酸雨条件下Pb、Cd污染对扬花萝卜重金属累积的影响 | 第43页 |
3 结论 | 第43-45页 |
·复合污染对扬花萝卜营养品质的影响 | 第43-44页 |
·复合污染对扬花萝卜食用安全性的影响 | 第44-45页 |
第六章 模拟酸雨条件下蕹菜和扬花萝卜对Pb污染响应差异 | 第45-5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5-46页 |
·试验材料与栽培方法 | 第45页 |
·处理液的配置 | 第45页 |
·试验处理水平 | 第45页 |
·指标测定方法 | 第45-4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6-50页 |
·两种蔬菜的光合作用效率对Pb污染响应差异 | 第46-48页 |
·两种蔬菜的营养品质对Pb污染响应差异 | 第48-49页 |
·两种蔬菜的食用安全性对Pb污染响应差异 | 第49-50页 |
3 讨论 | 第50-51页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第51-56页 |
1 结论 | 第51-53页 |
2 讨论 | 第53-55页 |
·叶绿素含量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 第53页 |
·复合污染对蔬菜营养品质的作用机制 | 第53-54页 |
·复合污染对蔬菜中有害物质累积的作用机制 | 第54-55页 |
3 本论文的特点与不足之处 | 第55-56页 |
·本研究主要特色 | 第55页 |
·本研究不足之处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