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盒体生产过程的工作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4页 |
致谢 | 第14-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19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5-16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课题来源 | 第17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盒体类零件加工特点分析 | 第19-26页 |
·生产率与柔性度的关系 | 第19-20页 |
·成组技术的应用 | 第20页 |
·盒体类零件加工数据分析 | 第20-25页 |
·按外形尺寸统计分析 | 第20-21页 |
·按难度系数统计分析 | 第21-22页 |
·按走刀时间统计分析 | 第22页 |
·按工序统计分析 | 第22-23页 |
·按工时统计分析 | 第23-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XX组件盒生产线的结构研究 | 第26-39页 |
·组件盒的生产加工全流程 | 第26页 |
·机械加工流程控制 | 第26-30页 |
·生产线的建立 | 第30-32页 |
·生产布线的结构 | 第30-31页 |
·生产布线的平面布置 | 第31-32页 |
·生产线的平衡 | 第32-33页 |
·生产线平衡提升效率 | 第32-33页 |
·生产线平衡进行瓶颈改善 | 第33页 |
·线平衡率 | 第33页 |
·防错技术的应用 | 第33-34页 |
·防错技术的定义 | 第33-34页 |
·惯性思维的阻碍 | 第34页 |
·防错技术的手段 | 第34页 |
·防错技术的目的 | 第34页 |
·快装技术的应用 | 第34-37页 |
·快速换装的原则 | 第35页 |
·机型换装率 | 第35页 |
·快速换装的形态 | 第35-36页 |
·快速换装的4个阶段 | 第36页 |
·快速换装的着眼点 | 第36页 |
·快速换装的思路 | 第36页 |
·快速换装的实例 | 第36-37页 |
·生产线构建后的作业流程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XX组件盒数控精加工方法研究 | 第39-48页 |
·选择课题 | 第39页 |
·设定目标 | 第39页 |
·提出方案并确定最佳方案 | 第39-41页 |
·选择方案 | 第41-43页 |
·确定最佳方案 | 第43-44页 |
·制定对策 | 第44页 |
·对策实施 | 第44-46页 |
·效果检查 | 第46页 |
·巩固措施 | 第46页 |
·下步打算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微波盒体的标准化作业 | 第48-57页 |
·标准化的目的 | 第48页 |
·标准化的制定要求 | 第48页 |
·标准化作业的制定过程 | 第48-49页 |
·标准化的制定要素 | 第49-50页 |
·普通设备的标准化 | 第50-51页 |
·标准化的内容 | 第50页 |
·标准化的作用 | 第50页 |
·标准化的注意事项 | 第50页 |
·标准化应避免的浪费 | 第50-51页 |
·标准化的动作经济原则 | 第51页 |
·标准化的三角形原理 | 第51页 |
·标准化的三要素 | 第51页 |
·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的应用 | 第51-52页 |
·数控设备的标准化 | 第52-53页 |
·检验的标准化 | 第53-55页 |
·标准化作业流程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59页 |
在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