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覆盖算法的中文垃圾邮件过滤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研究背景 | 第9-12页 |
·垃圾邮件的历史和定义 | 第9-10页 |
·垃圾邮件泛滥的原因 | 第10-11页 |
·垃圾邮件的种类 | 第11页 |
·垃圾邮件的危害 | 第11-12页 |
·垃圾邮件的现状 | 第12页 |
·反垃圾邮件研究的发展与现状 | 第12-16页 |
·反垃圾邮件技术的发展阶段 | 第12-13页 |
·反垃圾邮件技术简介 | 第13-16页 |
·本文的组织 | 第16-17页 |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电子邮件的相关知识 | 第18-24页 |
·电子邮件的传送过程 | 第18-19页 |
·邮件传输相关协议 | 第19-20页 |
·SMTP协议 | 第19页 |
·POP协议 | 第19-20页 |
·IMAP协议 | 第20页 |
·电子邮件格式 | 第20-23页 |
·邮件内容类型 | 第21-23页 |
·邮件内容编码 | 第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中文分词及文本分类 | 第24-31页 |
·中文分词常见方法简介 | 第24-27页 |
·文本分类 | 第27-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四章 多种模式识别方法介绍 | 第31-39页 |
·模式识别的含义 | 第31-32页 |
·模式识别的方法 | 第32-38页 |
·交叉覆盖算法 | 第32-35页 |
·贝叶斯方法 | 第35-36页 |
·支持向量机方法 | 第36-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五章 基于覆盖算法的垃圾邮件过滤 | 第39-69页 |
·实验框架流程图 | 第39-42页 |
·电子邮件格式分析及实现 | 第42-49页 |
·邮件类结构分析和总体设计 | 第43-44页 |
·邮件头相关函数的实现 | 第44-45页 |
·邮件体相关函数的实现 | 第45-49页 |
·特征向量的构造 | 第49-52页 |
·覆盖算法的算法实现 | 第52-53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53-67页 |
·多种降维方法效果对比 | 第53-63页 |
·覆盖算法下邮件分类最小风险的分析 | 第63-66页 |
·基于多个模式识别算法的投票式垃圾邮件过滤的探讨 | 第66-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69-71页 |
·本文所做的工作 | 第69页 |
·展望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附录A 图索引 | 第74页 |
附录B 表索引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导师及个人简介 | 第76-77页 |
硕士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发表论文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