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部门经济论文--林业论文

中国森林资源变动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6页
目录第6-10页
1 引言第10-22页
   ·研究背景第10-12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2-15页
     ·研究目的第12-13页
     ·研究内容与目标第13-14页
     ·研究意义第14-15页
   ·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的最新进展第15-20页
     ·资源禀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第15-16页
     ·经济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影响第16-17页
     ·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研究第17-18页
     ·经济系统扩张对资源与环境的压力研究第18-19页
     ·当前研究的贡献与不足第19-20页
   ·研究的总体构想第20-22页
2 森林资源概念与经济增长理论概述第22-36页
   ·对森林资源的认识第22-26页
     ·森林的定义与分类第22-24页
     ·森林资源概念第24页
     ·森林资源消长变动的影响因素分析第24-26页
   ·经济增长第26-31页
     ·什么是经济增长第26-27页
     ·经济增长思想与理论中增长决定因素的变迁第27-30页
     ·经济增长决定因素变迁的实质第30-31页
   ·森林资源变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第31-34页
     ·经济发展的内涵第32页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第32页
     ·森林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第32-34页
   ·小结第34-36页
3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森林资源消长变动历程第36-48页
   ·我国森林资源分布与消长变动第36-41页
     ·我国森林资源分布第36-37页
     ·我国森林资源的消长变动第37-41页
   ·我国森林资源现状及国际对比第41-45页
     ·我国森林资源现状第42-43页
     ·森林资源现状的国际对比第43-44页
     ·我国森林资源发展存在和面临的问题第44-45页
   ·我国森林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第45-47页
     ·林区人口的生存与发展第46页
     ·林产工业的生存与发展第46页
     ·主导产业的定位与发展第46-47页
   ·小结第47-48页
4 我国森林资源变动与经济增长历史关系研究第48-80页
   ·森林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概述第48-52页
     ·森林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第48-50页
     ·资源消耗、环境破坏与经济增长倒“U”形关系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第50-51页
     ·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的定量方法第51-52页
   ·我国森林资源变动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第52-60页
     ·我国森林资源随经济增长的变动趋势分析第52-55页
     ·我国森林资源消长变动与经济增长关系定量研究方法第55页
     ·我国森林资源消长变动与经济增长相关性分析第55-56页
     ·我国森林资源变动与经济增长关系判断第56-58页
     ·我国森林资源直接利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第58-60页
   ·典型区域森林资源变动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第60-76页
     ·典型区域的选取第60-62页
     ·典型区域森林资源变动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第62-75页
     ·对我国森林资源变动与经济增长历史关系的进一步分析第75-76页
   ·经济增长方式对我国森林资源消长变动的影响第76-79页
     ·经济增长方式与资源消耗的关系第76-77页
     ·经济增长方式的评价第77页
     ·经济增长方式对我国森林资源变动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影响第77-79页
   ·小结第79-80页
5 我国森林承载力研究第80-96页
   ·资源承载力研究概述第80-82页
     ·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的概念第80-81页
     ·森林承载力第81-82页
   ·森林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第82-84页
     ·自然因素第82页
     ·资源基础第82-83页
     ·技术进步第83-84页
     ·社会与经济发展水平第84页
   ·森林承载力计量方法研究第84-90页
     ·资源与环境承载力定量研究的一般方法第84-86页
     ·森林承载力定量研究方法探讨第86-87页
     ·森林承载力的直接估算法第87-89页
     ·相对森林承载力计算方法第89-90页
   ·我国及典型区域的森林承载力估算第90-94页
     ·我国森林承载力评价第90-92页
     ·典型区域森林承载力评价第92-93页
     ·典型区域相对森林承载力第93-94页
   ·小结第94-96页
6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对森林资源的压力研究第96-118页
   ·经济增长对森林资源的压力研究第96-100页
     ·不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森林资源利用第97-98页
     ·我国经济增长对森林资源的压力第98-99页
     ·经济增长对森林资源压力的估算方法选择第99-100页
   ·生态足迹理论概述第100-103页
     ·消费性生态足迹与生产性生态足迹第100-101页
     ·生态足迹方法的前提与假设第101页
     ·生物生产性土地分类第101-102页
     ·资源与能源消费量数据的获取方法第102-103页
   ·林地生态足迹与林地生态承载力估算方法第103-107页
     ·林地生态足迹的计算第104-105页
     ·林地生态承载力的计算第105-106页
     ·产量因子与均衡因子第106-107页
   ·我国及典型区域经济增长对森林资源压力研究第107-116页
     ·全国林产品和能源足迹与林地生态承载力对比分析第108-110页
     ·黑龙江省林产品和能源足迹与林地生态承载力对比分析第110-111页
     ·山东省林产品和能源足迹与林地生态承载力对比分析第111-112页
     ·福建省林产品和能源足迹与林地生态承载力对比分析第112-113页
     ·湖南省林产品和能源足迹与林地生态承载力对比分析第113-114页
     ·四川省林产品和能源足迹与林地生态承载力对比分析第114-115页
     ·新疆自治区林产品和能源足迹与林地生态承载力对比分析第115-116页
   ·小结第116-118页
7 协调我国森林资源变动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对策研究第118-128页
   ·以森林可持续利用为目标的适度保护问题研究第118-121页
     ·可持续利用前提下森林资源的最佳消耗量第119-120页
     ·森林适度保护标准的确定第120页
     ·森林保护的宏观管理手段第120-121页
   ·森林适度保护前提下的经济增长研究第121-124页
     ·森林资源与环境约束下的经济增长模型第122页
     ·森林适度保护前提下我国及典型区域的产值增长率预测第122-124页
   ·协调我国森林资源变动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政策选择第124-127页
     ·以森林资源保护为目标的政策措施第124-125页
     ·典型区域协调森林资源变动与经济增长关系面临的问题第125-126页
     ·典型区域协调森林资源变动与经济增长关系政策措施的选择第126-127页
   ·小结第127-128页
8 结论与展望第128-132页
   ·结论第128-129页
   ·创新与展望第129-132页
     ·论文创新第129-130页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第130-132页
参考文献第132-140页
附录第140-151页
作者简介第151-152页
导师简介第152-153页
论文成果第153-154页
致谢第154页

论文共1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关于文化激励及其实施的研究
下一篇:3G核心网IP多媒体子系统--状态呈现服务器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