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木变色菌的研究及生防菌的筛选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1 引言 | 第7-18页 |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7页 |
| ·木材变色研究概况 | 第7-13页 |
| ·化学变色 | 第8页 |
| ·光变色 | 第8-9页 |
| ·生物变色 | 第9-10页 |
| ·变色菌的研究 | 第10页 |
| ·影响变色菌生长的因子 | 第10-11页 |
| ·蓝变对木材的影响 | 第11-13页 |
| ·变色菌的鉴定方法 | 第13页 |
| ·生物变色防治的研究 | 第13-16页 |
| ·物理防治 | 第13-14页 |
| ·化学防治 | 第14页 |
| ·生物防治 | 第14-16页 |
|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 2 变色菌的分离鉴定 | 第18-32页 |
| ·材料与实验设备 | 第18-19页 |
|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 ·培养基的制作方法 | 第19页 |
| ·菌株分离方法 | 第19页 |
| ·变色试验与再分离 | 第19-20页 |
| ·菌株的纯化及保存 | 第20页 |
| ·变色菌株的鉴定 | 第20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0-30页 |
| ·变色菌的分离 | 第20-21页 |
| ·变色试验 | 第21-24页 |
| ·变色菌的再分离 | 第24页 |
| ·变色菌的鉴定 | 第24-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 ·变色菌的分离鉴定 | 第30页 |
| ·变色试验 | 第30-31页 |
| ·变色菌的培养特性 | 第31-32页 |
| 3 温度及pH值对变色菌的影响 | 第32-55页 |
| ·温度对变色菌的影响 | 第32-45页 |
| ·材料和实验设备 | 第32-33页 |
| ·试验方法 | 第33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3-45页 |
| ·pH对变色菌生长的影响 | 第45-54页 |
| ·材料和实验设备 | 第45页 |
| ·试验方法 | 第45-46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6-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4 生防菌的筛选 | 第55-63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55-56页 |
| ·材料 | 第55页 |
| ·试验方法 | 第55-56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56-62页 |
| ·初筛结果 | 第56-57页 |
| ·复筛结果 | 第57-62页 |
| ·结论与讨论 | 第62-63页 |
| 5 结论 | 第63-66页 |
| ·主要结论 | 第63-64页 |
| ·本研究创新点 | 第64页 |
| ·思考与建议 | 第64-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4页 |
| 个人简介 | 第74-75页 |
| 导师简介 | 第75-79页 |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