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当代文学(1949年~)论文

花木兰的跨媒介传播现象分析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1章 引言第7-13页
   ·跨媒介传播:新的文艺研究视角第7-9页
     ·传播第7-8页
     ·媒介第8-9页
     ·跨媒介传播第9页
   ·从民歌到小说:花木兰形象的历史演进第9-13页
第2章 从梨园到庙堂:舞台传播中的意识形态分析第13-23页
   ·舞台媒介的功能属性和传播方式第13-15页
     ·技艺的表现艺术第13-14页
     ·流动的舞台形态第14页
     ·木兰的地域化第14-15页
   ·名噪中外的豫剧《花木兰》第15-19页
     ·炮火中催生出的花木兰第15-16页
     ·木兰的"新民主主义化"第16-19页
     ·木兰的"高雅化"第19页
   ·隐喻的意识形态性第19-23页
     ·民间的?第20-21页
     ·东方的?第21-23页
第3章 从教化到娱乐:影视传播中的产业化分析第23-31页
   ·木兰遭遇电子银幕时代第23-25页
     ·技术+艺术+传播第24页
     ·木兰触"电"第24-25页
   ·木兰与影视的"化学反应"第25-27页
     ·木兰"被商品化"第25-26页
     ·木兰"被媚俗"第26-27页
   ·影视"媚俗"策略第27-31页
     ·人性角度——还原第27-28页
     ·情感角度——演绎第28-29页
     ·娱乐角度——戏说第29-31页
第4章 狼来了:全球化语境中的跨文化传播分析第31-42页
   ·木兰的跨文化传播语境第31-34页
     ·全球化:一种增量空间第32-33页
     ·娱乐产业:妖魔化的好莱坞第33-34页
   ·跨文化嫁接之"果"第34-37页
     ·木兰的"麦当劳化"第34-35页
     ·成果?后果?第35-37页
   ·中国木兰VS美国木兰第37-39页
     ·"融"文化与"熔"文化第37-38页
     ·文化姿态VS传播理念第38-39页
   ·中国的木兰们:敢问路在何方?第39-42页
结语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5页
致谢第45-4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与时俱进的批评家--关于白烨文学批评实践的总体考察
下一篇:自然生命观观照下的废名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