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理学论文

放射增敏剂NABZ在大鼠体内的代谢研究

摘要 (中文)第1-11页
摘要 (英文)第11-15页
第一章 前言第15-24页
   ·研究背景第15-16页
   ·新药研究中药物代谢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6-19页
   ·药物代谢研究中的常用方法第19-23页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方案第23-24页
第二章 NABZ的合成工艺研究第24-42页
   ·实验方案的设计及选择第24-25页
   ·关键中间体3-氨基-1,4.二氮氧-1,2,4-苯并三嗪(化合物Ⅰ)合成方法的选择及确立第25-26页
   ·NABZ合成试验方案的实施第26-36页
   ·NABZ结构的确证第36-42页
第三章 NABZ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第42-53页
   ·试验材料及仪器第42页
   ·方法利结果第42-47页
     ·血浆药物浓度测定方法学的建立第42-43页
     ·血浆药物浓度测定方法学的评价第43-47页
   ·大鼠灌胃NABZ 60、90和120 mg·kg~(-1)的血浆药代动力学第47-50页
     ·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第48页
     ·血药浓度数据处理第48-50页
   ·大鼠灌胃NABZ 90 mg·kg~(-1)的组织分布实验及结果第50-52页
   ·NABZ大鼠血浆蛋白结合率的测定第52-53页
     ·NABZ标准溶液的配制第52页
     ·蛋白结合率试验及结果第52-53页
第四章 NABZ在大鼠血浆及组织中代谢物的研究第53-77页
   ·大鼠灌胃NABZ后血浆中代谢物的分离鉴定第53-55页
     ·血浆中代谢物的确认第53-54页
     ·各代谢物的HPLC-MS分析第54-55页
   ·结果与讨论第55-58页
   ·各代谢物的结构确证第58-75页
     ·代谢物M2的结构确证第58页
     ·代谢物M1的结构确证第58-59页
     ·代谢物M6的结构确证第59-68页
       ·3-氨基-1-氮氧-1,2,4-苯并三嗪的合成第59-65页
       ·3-氨基-1-氮氧-1,2,4-苯并三嗪的结构解析第65-68页
     ·代谢物M5的结构确证第68-75页
       ·3-氨基-1,2,4-苯并三嗪的合成第68-72页
       ·3-氨基-1,2,4-苯并三嗪的结构解析第72-75页
   ·大鼠灌胃NABZ各组织中代谢物的分离鉴定第75-76页
   ·结论第76-77页
第五章 大鼠血浆中三个主要代谢物的HPLC测定及动态研究第77-85页
   ·前言第77页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77-83页
     ·仪器、试药及动物第77-78页
     ·代谢物血药浓度测定方法学的建立利验证第78页
       ·色谱条件第78页
       ·血浆样品预处理第78页
     ·代谢物M2、M5、M6在大鼠血浆及组织中校正曲线的制作第78-81页
     ·三种主要代谢物在大鼠血浆中的相对回收率测定第81-83页
     ·三个代谢物测定的精密度利准确度第83页
     ·三个代谢物在血浆中的稳定性考察第83页
     ·三个代谢物在血浆中的最小检测限利最低定量限第83页
   ·大鼠灌胃给药后各代谢物在血浆中的动态研究第83-84页
   ·讨论第84-85页
第六章 大鼠灌胃NABZ后尿和粪中代谢物的研究第85-98页
   ·尿液处理方法的选择(Ⅰ相代谢物的确定)第85-87页
     ·直接过滤进样第85页
     ·用SPE小柱处理第85-86页
     ·液-液萃取第86-87页
   ·尿样中Ⅰ相代谢物分离鉴别方法学的建立第87-94页
     ·色谱条件第87-88页
     ·生物分析方法第88-89页
     ·试验结果第89-94页
   ·尿液处理方法的选择(Ⅱ相代谢物的确定)第94-96页
     ·尿液样品的处理第94-95页
     ·NABZ在大鼠尿中Ⅱ相代谢物的鉴定第95-96页
   ·大鼠灌胃NABZ后粪中代谢物的鉴别第96-98页
     ·粪样品的采集第96页
     ·粪样品的处理第96页
     ·粪样品的分析方法第96页
     ·结果第96-98页
第七章 大鼠灌胃NABZ体内的排泄实验第98-105页
   ·实验设计第98-99页
   ·大鼠灌胃NABZ体内的排泄实验结果第99-104页
     ·胆汁中药物累积排泄量的实验数据第99-101页
     ·尿中药物累积排泄量的实验数据第101-102页
     ·粪中药物累积排泄量的实验数据第102-104页
   ·结论第104-105页
第八章 结果和讨论第105-110页
   ·结果第105-107页
   ·讨论第107-110页
参考文献第110-115页
致谢第115-116页
发表文章第116-135页

论文共1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次调和函数的性质及其应用
下一篇:我国金融不良资产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