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引言 | 第10-16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4页 |
·石油销售企业安全管理的问题和挑战 | 第10-12页 |
·选择杜邦管理模式的原因 | 第12-14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4页 |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14-15页 |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2. 杜邦安全管理模式改进QHSE 管理体系的可行性分析 | 第16-44页 |
·背景对比分析 | 第16-24页 |
·QHSE 管理体系的产生和发展 | 第16-21页 |
·杜邦安全管理模式的产生和发展 | 第21-24页 |
·背景对比分析的结论 | 第24页 |
·管理思想对比分析 | 第24-31页 |
·QHSE 管理体系的管理思想 | 第24-27页 |
·杜邦的安全理念 | 第27-30页 |
·管理思想对比分析的结论 | 第30-31页 |
·体系框架对比分析 | 第31-40页 |
·QHSE 管理体系框架 | 第31-37页 |
·杜邦安全管理体系框架 | 第37-38页 |
·体系框架比较分析的结论 | 第38-40页 |
·组织结构对比分析 | 第40-43页 |
·QHSE 管理体系的组织结构 | 第40-41页 |
·杜邦安全管理模式的组织结构 | 第41-43页 |
·组织结构对比分析的结论 | 第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3. 管理要素诊断分析 | 第44-66页 |
·管理层承诺 | 第45-46页 |
·安全政策和原则 | 第46-47页 |
·安全目标和指标 | 第47页 |
·安全绩效标准 | 第47-49页 |
·专业安全人员的支持 | 第49-50页 |
·直线组织的安全职责 | 第50-51页 |
·综合性的安全组织 | 第51-52页 |
·员工激励 | 第52页 |
·双向沟通 | 第52-53页 |
·安全培训及改进 | 第53-54页 |
·伤害和事故调查报告 | 第54-55页 |
·审核和再评估 | 第55-56页 |
·人员变更管理 | 第56-57页 |
·承包商管理 | 第57-58页 |
·紧急响应和应变计划 | 第58-59页 |
·质量保证 | 第59页 |
·启用前安全检查 | 第59-60页 |
·机械完整性 | 第60-61页 |
·设备变更管理 | 第61页 |
·工艺安全信息 | 第61-62页 |
·工艺风险分析 | 第62-63页 |
·工艺技术变更管理 | 第63页 |
·总体状况 | 第63-66页 |
4 关键领域的改进实践 | 第66-93页 |
·关键改进领域 | 第66-67页 |
·文化要素建设 | 第67-74页 |
·加强培训 | 第68-69页 |
·安全政策和目标的改变 | 第69-70页 |
·有感领导 | 第70-73页 |
·员工有了明确的安全承诺 | 第73页 |
·加强安全信息沟通 | 第73-74页 |
·推行办公室安全管理 | 第74页 |
·完善安全组织结构 | 第74-76页 |
·完善事故调查报告体系 | 第76-83页 |
·初步响应及报告 | 第78页 |
·成立调查小组 | 第78页 |
·确定和收集证据 | 第78-79页 |
·确定根本原因 | 第79页 |
·确定需改进的管理系统 | 第79页 |
·预防措施或方案 | 第79-80页 |
·事故档案及共享 | 第80页 |
·跟踪验证 | 第80-83页 |
·改变安全审核方式 | 第83-86页 |
·完善工艺安全管理体系 | 第86-88页 |
·完善危害识别统计体系 | 第86-87页 |
·推行重大风险前作业确认管理 | 第87-88页 |
·其他安全管理方面的改进 | 第88-89页 |
·本章小结 | 第89-93页 |
·改进中的成绩 | 第89-90页 |
·改进中的不足 | 第90-91页 |
·改进建议 | 第91-93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93-95页 |
·结论 | 第93页 |
·展望 | 第93-95页 |
致谢 | 第95-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