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请求引渡人权利保障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前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引渡与个人权利保障 | 第10-16页 |
一、引渡的概念 | 第10-11页 |
(一) 引渡的含义 | 第10页 |
(二) 引渡对象及其称谓 | 第10-11页 |
二、被请求引渡人权利保障的历史 | 第11-14页 |
(一) 18世纪之前 | 第11-12页 |
(二) 18世纪到现代引渡制度诞生之前 | 第12-14页 |
(三) 现代引渡制度诞生后 | 第14页 |
三、引渡的人权保障功能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引渡原则与被请求引渡人权利保障 | 第16-29页 |
一、政治犯罪不引渡原则与被请求引渡人权利保障 | 第16-19页 |
(一) 政治犯罪不引渡原则概述 | 第16-17页 |
(二) 政治犯罪不引渡原则之权利保障功能 | 第17-18页 |
(三) 面临的问题 | 第18-19页 |
二、死刑不引渡原则与被请求引渡人权利保障 | 第19-21页 |
(一) 死刑不引渡原则概述 | 第19-20页 |
(二) 死刑不引渡原则之权利保障功能 | 第20-21页 |
(三) 面临的问题 | 第21页 |
三、特定性原则与被请求引渡人权利保障 | 第21-23页 |
(一) 特定性原则概述 | 第21-22页 |
(二) 特定性原则之权利保障功能 | 第22页 |
(三) 面临的问题 | 第22-23页 |
四、一事不再理原则与被请求引渡人权利保障 | 第23-25页 |
(一) 一事不再理原则概述 | 第23页 |
(二) 一事不再理原则之权利保障功能 | 第23-24页 |
(三) 面临的问题 | 第24-25页 |
五、保护人权原则与被请求引渡人权利保障 | 第25-29页 |
(一) 不歧视条款 | 第25-26页 |
(二) 不受酷刑或不人道待遇条款 | 第26页 |
(三) 获得公正审判权条款 | 第26-27页 |
(四) 人道主义条款 | 第27-29页 |
第三章 引渡程序中被请求引渡人权利之保障 | 第29-41页 |
一、引渡请求的提出阶段被请求引渡人权利之保障 | 第29-30页 |
二、临时逮捕和逮捕阶段被请求引渡人权利之保障 | 第30-34页 |
(一) 临时逮捕和逮捕的条件 | 第30-31页 |
(二) 临时逮捕和逮捕的期限 | 第31-32页 |
(三) 被请求引渡人之被告知权与获得保释权 | 第32-33页 |
(四) 被请求引渡人之错误逮捕赔偿请求权 | 第33-34页 |
三、审查阶段被请求引渡人权利之保障 | 第34-40页 |
(一) 司法审查 | 第35-37页 |
(二) 执行引渡之审查 | 第37-38页 |
(三) 行政审查 | 第38-40页 |
四、变相引渡之禁止 | 第40-41页 |
第四章 我国被请求引渡人权利保障的立法现状与完善 | 第41-52页 |
一、我国引渡立法对被请求引渡人权利保障的规定 | 第41-43页 |
(一) 立法目的方面 | 第41-42页 |
(二) 实体性权利方面 | 第42页 |
(三) 程序性权利方面 | 第42-43页 |
二、我国承担的保障被请求引渡人权利的国际义务 | 第43-46页 |
(一) 被请求引渡人权利保障之国际法律文件 | 第43-44页 |
(二) 我国承担的国际义务 | 第44-46页 |
三、我国引渡法律保障被请求引渡人权利之不足和完善 | 第46-52页 |
(一) 被告知权方面 | 第46页 |
(二) 辩护权方面 | 第46-47页 |
(三) 错误逮捕赔偿请求权方面 | 第47-48页 |
(四) 刑期折抵方面 | 第48页 |
(五) 死刑不引渡方面 | 第48-49页 |
(六) 反对强迫自证其罪权方面 | 第49-52页 |
结论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后记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