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3-32页 |
1 植物的抗病性研究 | 第13-18页 |
·植物抗病的分子机制 | 第13-15页 |
·植物的抗病基因 | 第15-18页 |
2 小麦白粉病及其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小麦白粉病的发生 | 第18页 |
·小麦白粉病的危害 | 第18-19页 |
·小麦白粉病抗性研究 | 第19页 |
3 小麦的抗白粉病基因 | 第19-22页 |
·质量性状基因 | 第20-21页 |
·数量性状基因 | 第21-22页 |
4 DNA分子标记及其在小麦抗白粉病研究中的应用 | 第22-30页 |
·DNA分子标记的种类 | 第22-24页 |
·抗病基因的分子标记鉴定 | 第24-25页 |
·分子标记在小麦抗白粉病研究中的应用 | 第25-30页 |
5 立题依据、意义和技术路线 | 第30-32页 |
·立题依据和意义 | 第30-31页 |
·技术路线 | 第31-32页 |
第二章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4b的特异分子标记鉴定 | 第32-4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2-36页 |
·实验材料 | 第32-34页 |
·研究方法 | 第34-3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6-42页 |
·白粉病抗性鉴定 | 第36-38页 |
·Pm4b基因分子标记的鉴定 | 第38-40页 |
·Pm4b基因的遗传连锁图 | 第40-41页 |
·分子标记的专一性检测 | 第41-42页 |
3 讨论 | 第42-45页 |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利用及其抗性评价 | 第42-43页 |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第43-45页 |
第三章 小麦新抗白粉病基因的定位和遗传图谱构建 | 第45-5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5-48页 |
·材料 | 第45-47页 |
·研究方法 | 第47-4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8-53页 |
·白粉病抗性鉴定及遗传分析 | 第48-49页 |
·SSR标记分析 | 第49-50页 |
·STS标记分析 | 第50-51页 |
·RGA标记的鉴定 | 第51-52页 |
·SRAP标记的鉴定 | 第52页 |
·PmZB90基因高密遗传图谱的构建 | 第52-53页 |
·标记Xgwm382、Xgwm311和RGA1102的适用性分析 | 第53页 |
3 讨论 | 第53-57页 |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染色体定位 | 第53-54页 |
·PmZB90与染色体2AL上的其他基因之间的关系 | 第54-56页 |
·分子标记的适用性 | 第56-57页 |
第四章 小麦抗白粉病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 第57-7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7-62页 |
·实验材料 | 第57-58页 |
·研究方法 | 第58-6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2-69页 |
·抗病基因同源片段的获得 | 第62-65页 |
·RT-PCR验证抗病相关基因Rc955的表达 | 第65-66页 |
·RGA1102的序列延伸 | 第66-68页 |
·SRAP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第68-69页 |
3 讨论 | 第69-72页 |
·抗病基因同源片段 | 第69-70页 |
·TAIL-PCR序列延伸 | 第70页 |
·SRAP标记序列 | 第70-72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72-74页 |
1 论文主要结论 | 第72-73页 |
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7页 |
缩略词表 | 第87-89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89-90页 |
致谢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