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程序正义的起源和发展 | 第12-17页 |
第二章 程序正义的认识趋同化 | 第17-31页 |
第一节 学术界关于程序正义理论的认识趋同 | 第17-20页 |
第二节 罗伯特·萨默斯的程序价值理论 | 第20-23页 |
第三节 迈克尔·D.贝勒斯的程序正义理论 | 第23-25页 |
第四节 我国学者关于程序正义的观点 | 第25-27页 |
第五节 国际法上程序正义的趋同 | 第27-31页 |
第三章 程序正义中的控辩平衡 | 第31-36页 |
第一节 平等价值映照下的控辩平衡 | 第31-34页 |
第二节 控辩平衡的机制 | 第34-36页 |
第四章 我国控辩平衡的制度构建 | 第36-50页 |
第一节 裁判中立制度 | 第37-39页 |
第二节 沉默权制度 | 第39-40页 |
第三节 辩护制度的完善 | 第40-44页 |
第四节 侦查羁押制度的重建 | 第44-46页 |
第五节 建立非法证据排除的证据规则 | 第46-47页 |
第六节 建立并贯彻直接、言词审理原则 | 第47-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