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Summary | 第4-10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25页 |
| 1 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 2 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 ·保护地草莓连作土壤微生物区系及酶活性的变化 | 第12页 |
| ·保护地草莓土壤酚类物质积累对微生物区系和酶活性的影响 | 第12-13页 |
| ·施肥对保护地草莓土壤主要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 第13-14页 |
| 3 文献回顾 | 第14-25页 |
| ·连作障碍产生的机理 | 第14-16页 |
| ·土壤微生物作用 | 第14-15页 |
| ·营养失调 | 第15页 |
| ·残株腐解作用 | 第15页 |
| ·根系分泌物作用 | 第15-16页 |
| ·土壤微生物学的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 ·微生物的多样性研究 | 第18-21页 |
| ·多样性类型 | 第18-21页 |
| ·土壤酶活性的研究进展 | 第21-23页 |
| ·土壤微生物与土壤酶活性 | 第23页 |
| ·土壤酚类物质与微生物、酶活性 | 第23-24页 |
| ·施肥与微生物、酶活性 | 第24-25页 |
| 第二章 保护地草莓连作及不同生育期土壤微生物区系与酶活性的变化 | 第25-42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5-32页 |
| ·试验材料 | 第25页 |
| ·培养基配方 | 第25-26页 |
| ·试验方法 | 第26-32页 |
| ·土样的稀释 | 第26页 |
| ·土壤微生物培养 | 第26-27页 |
| ·微生物计数 | 第27-28页 |
| ·土壤细菌和真菌的鉴定 | 第28页 |
| ·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 第28-32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2-40页 |
| ·一年生和二年生草莓土壤在不同生育期微生物数量的变化 | 第32-34页 |
| ·草莓土壤中微生物总数、真菌、细菌和放线菌数量的变化 | 第32-34页 |
| ·一年生和二年生草莓在不同生育期的土壤真菌区系 | 第34页 |
| ·一年生和二年生草莓在不同生育期的土壤细菌区系 | 第34-36页 |
| ·一年生和二年生草莓在不同生育期的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的数量变化 | 第36-38页 |
| ·一年生和二年生草莓土壤中微生物生理群在不同生育期的变化 | 第38页 |
| ·一年生和二年生草莓在不同生育期的土壤酶活性的变化 | 第38-40页 |
| ·一年生和二年生草莓地土壤酶活性在不同生育期的变化 | 第40页 |
| 3 小结与讨论 | 第40-42页 |
| 第三章 土壤中酚酸类物质积累对微生物区系和酶活性的影响 | 第42-48页 |
| 1 实验处理 | 第42-43页 |
| ·酚类物质溶液的配制 | 第42页 |
| ·土壤处理 | 第42-43页 |
| ·草莓苗的定植 | 第43页 |
| 2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43页 |
| ·土壤微生物的测定 | 第43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3-47页 |
| ·酚酸类物质对草莓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 第43-47页 |
| ·酚酸类物质对草莓土壤真菌、细菌、放线菌的影响 | 第43-45页 |
| ·酚酸类物质对草莓土壤微生物生理群的影响 | 第45-46页 |
| ·酚酸类物质对草莓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第46-47页 |
| 4 小结与讨论 | 第47-48页 |
| 第四章施肥对温室草莓土壤主要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 第48-57页 |
| 1 材料和方法 | 第48页 |
| ·试验设计 | 第48页 |
| 2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48-49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9-56页 |
| ·施肥对草莓土壤真菌数量的影响 | 第49-50页 |
| ·施肥对草莓土壤细菌数量的影响 | 第50-51页 |
| ·施肥对草莓土壤放线菌数量的影响 | 第51页 |
| ·施肥对草莓土壤微生物生理群的影响 | 第51-54页 |
| ·施肥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第54-56页 |
| 4 小结与讨论 | 第56-57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第57-61页 |
| 1 讨论 | 第57-60页 |
| ·保护地草莓连作土壤微生物区系及酶活性的变化 | 第57-58页 |
| ·日光温室连作土壤酚类物质积累对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 | 第58-59页 |
| ·施肥对保护地草莓土壤主要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 第59-60页 |
| 2 结论 | 第60-61页 |
| 致谢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8页 |
| 图版1 部分优势真菌的培养形态 | 第68-69页 |
| 图版2 部分优势细菌的培养形态 | 第69-70页 |
| 作者简介 | 第70-71页 |
| 导师简介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