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金属腐蚀与保护、金属表面处理论文--腐蚀的控制与防护论文--金属表面防护技术论文

铜合金表面复合渗层的组织与性能研究

摘要第1-11页
ABSTRACT第11-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28页
   ·引言第13-14页
   ·表面熔融强化技术第14-18页
     ·表面熔融强化的二次加热工艺第15-16页
       ·堆焊第15-16页
       ·热喷涂第16页
       ·激光熔覆第16页
     ·表面熔融强化的一次加热工艺第16-18页
       ·离心铸造法第17页
       ·无压铸渗法第17页
       ·负压铸渗法第17-18页
   ·铸渗工艺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8-24页
     ·铸渗工艺的发展历史第18-20页
     ·铜及铜合金表面强化的方法第20-22页
       ·多元共渗表面处理铜渣口第20页
       ·辉光放电表面渗硫处理第20页
       ·高炉风口等离子喷涂第20-21页
       ·堆焊第21页
       ·高炉风口铸渗技术第21-22页
     ·负压铸渗工艺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22-24页
       ·改善液态金属与固相材料表面润湿性的工艺措施第22-23页
       ·提高金属液渗透能力的工艺措施第23页
       ·铸渗界面现象的研究第23-24页
       ·铸渗凝固过程的研究第24页
   ·表面复合材料的性能第24-26页
     ·表面硬度及表面复合材料与基体的结合强度第24-25页
     ·表面工程材料的耐磨性第25-26页
   ·本课题的目的、意义及内容第26-28页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26页
     ·研究内容第26-28页
第2章 铜合金表面复合材料的制备第28-34页
   ·引言第28页
   ·材料的选择第28-30页
     ·基体金属的选择第28-29页
     ·铸渗剂的选择第29-30页
       ·铸渗剂的选择原则第29页
       ·铸渗剂的选择第29-30页
   ·实验第30-34页
     ·预制层的制备第30-31页
     ·合金熔炼第31-32页
     ·铸渗工艺第32-34页
       ·造型第32页
       ·膏块厚度第32页
       ·铸模的烘烧温度第32页
       ·浇注温度第32-33页
       ·铸型和涂敷层的预热第33页
       ·浇注试样第33-34页
第3章 铜合金表面WC/NI基复合渗层的组织及其性能第34-48页
   ·引言第34页
   ·试验第34-36页
     ·试样制备第34页
     ·微观组织的表征第34页
     ·性能测试第34-36页
       ·硬度与弯曲第34-35页
       ·摩擦磨损性能第35-36页
   ·结果与分析第36-46页
     ·渗层组织及相结构分析第36-39页
       ·渗层组织第36-37页
       ·相结构分析第37页
       ·元素的分布第37-38页
       ·硬度第38页
       ·三点弯曲试验第38-39页
     ·NI基渗层摩擦磨损特性第39-43页
       ·铜合金基体的摩擦磨损第39-40页
       ·NI基渗层的摩擦磨损第40-41页
       ·摩擦系数第41-42页
       ·摩擦表面温度及对偶硬度第42-43页
     ·WC/NI复合渗层的摩擦磨损第43-46页
       ·摩擦系数和磨损率第43-46页
   ·小结第46-48页
第4章 铜合金表面G/NI复合材料组织与性能研究第48-61页
   ·引言第48页
   ·试验第48页
     ·试样制备第48页
     ·微观组织的表征第48页
     ·性能测试第48页
   ·结果与分析第48-59页
     ·渗层组织及相结构分析第48-52页
       ·渗层组织第48-49页
       ·相结构分析第49-50页
       ·元素的分布第50-51页
       ·硬度第51页
       ·显微硬度第51页
       ·弯曲性能第51-52页
     ·摩擦磨损特性第52-59页
       ·耐磨性能第52-53页
       ·摩擦系数第53-54页
       ·磨损表面形貌分析第54-59页
       ·摩擦温度第59页
   ·小结第59-61页
第5章 铜合金表面ZRO_2/NI和SIC/NI复合渗层组织的研究第61-67页
   ·引言第61页
   ·试验第61页
     ·试样制备第61页
     ·微观组织的表征第61页
   ·结果与分析第61-66页
     ·ZRO_2/NI渗层组织及相结构分析第61-64页
       ·渗层组织第61-63页
       ·相结构第63页
       ·显微硬度第63-64页
       ·弯曲试验第64页
     ·SIC/NI渗层组织及相结构分析第64-66页
       ·渗层组织第64-66页
   ·小结第66-67页
第6章 表面复合渗层形成机制浅析第67-71页
   ·引言第67页
   ·铸渗机理分析第67-69页
     ·毛细理论第67-68页
     ·铸渗模型第68-69页
   ·小结第69-71页
结论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83页
致谢第83-85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目录第85-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汽车铝合金薄板焊接接头变形行为研究
下一篇:中学教师批评教育口语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