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价值哲学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前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尼采哲学的价值向度 | 第10-18页 |
一、价值哲学的历史和追溯 | 第11-15页 |
1. 古希腊时期的价值哲学 | 第11-14页 |
2. 中世纪的价值哲学 | 第14页 |
3. 康德的价值哲学 | 第14-15页 |
4. 功利主义价值哲学 | 第15页 |
二、尼采价值哲学总观 | 第15-18页 |
第二章、尼采价值哲学的批判维度—重估一切价值 | 第18-26页 |
一、宗教价值重估 | 第18-21页 |
1. 尼采对上帝的批判 | 第18-19页 |
2. 尼采对基督教神学的其他概念的批判 | 第19-20页 |
3. 尼采倡导的人生价值 | 第20-21页 |
二、道德价值重估 | 第21-23页 |
1. 尼采对道德非自然化的批判 | 第21-22页 |
2. 尼采对传统道德观念的重估 | 第22-23页 |
三、科学价值重估 | 第23-26页 |
1. 尼采对科学的理解 | 第23-24页 |
2. 尼采的科学价值观 | 第24-26页 |
第三章、尼采价值哲学的建构维度 | 第26-47页 |
一、尼采价值哲学的本体—权力意志 | 第26-31页 |
1. 权力意志的含义 | 第26-27页 |
2. 权力意志的基本特性 | 第27页 |
3. 权力意志的类型 | 第27-30页 |
4. 权力意志论的意义 | 第30-31页 |
二、尼采价值哲学的最初显现—酒神精神 | 第31-34页 |
1. 酒神精神概念的提出 | 第31-32页 |
2. 酒神精神的意义 | 第32-33页 |
3. 对酒神精神的评价 | 第33-34页 |
三、尼采价值哲学的最终目的—超人 | 第34-42页 |
1. 何谓“超人”? | 第34-35页 |
2. “超人”不是新偶像 | 第35-36页 |
3. 人与超人 | 第36-38页 |
4. 超人的产生 | 第38-41页 |
5. “超人”的哲学意义 | 第41-42页 |
四、尼采价值哲学的基础—永恒轮回 | 第42-47页 |
1.尼采永恒轮回的概念界定 | 第42-44页 |
2.永恒轮回的意义 | 第44-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注释 | 第48-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53-54页 |
后记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