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高分子化学(高聚物)论文

木薯淀粉与醋酸乙烯酯接枝共聚物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1 前言第9-27页
   ·淀粉接枝共聚物第9-18页
     ·淀粉种类与性能第9-11页
     ·淀粉接枝共聚反应第11-18页
   ·淀粉—醋酸乙烯酯接枝共聚研究概况第18-19页
   ·接枝淀粉降解材料研究的概况第19-25页
     ·淀粉降解材料的种类第20-22页
     ·降解原理第22-23页
     ·生物降解实验方法及评价方法第23-25页
     ·展望第25页
   ·本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第25-27页
     ·研究意义及目的第25-26页
     ·研究内容第26-27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7-32页
   ·实验原材料第27-28页
   ·仪器设备第28页
   ·淀粉与醋酸乙烯酯接枝共聚物的合成第28-29页
     ·合成工艺第28页
     ·接枝共聚物的提纯第28-29页
   ·接枝淀粉材料的制备第29页
     ·聚乙烯醇的处理第29页
     ·接枝淀粉材料的制备第29页
   ·接枝淀粉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第29页
   ·接枝淀粉材料的降解性能实验第29-30页
     ·酶降解实验第29-30页
     ·实验室微生物降解实验第30页
     ·土埋降解实验第30页
   ·傅立叶红外吸收光谱(FTIR)第30页
   ·热重分析(TG/DTG)第30页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第30页
   ·X-射线分析第30-31页
   ·扫描电镜观察(SEM)第31页
   ·动态力学分析(DMA)第31页
   ·接枝共聚特征参数的计算第31页
   ·接枝淀粉材料吸水率的计算第31-32页
   ·接枝淀粉材料降解失重率的计算第32页
3 结果与讨论第32-65页
   ·淀粉-VAC接枝共聚反应工艺条件研究第32-44页
     ·过硫酸铵引发淀粉-VAc接枝反应的研究第32-35页
     ·硝酸铈铵引发淀粉-VAc接枝共聚反应的研究第35-39页
     ·Fe~(2+)-H_2O_2引发St-VAc接枝共聚反应的研究第39-42页
     ·三种引发剂的比较第42-43页
     ·小结第43-44页
   ·ST—G—VAC结构表征第44-49页
     ·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第44-45页
     ·热性能(TG/DTG)分析第45-46页
     ·差热扫描量热(DSC)分析第46-48页
     ·X射线衍射(XRD)分析第48页
     ·小结第48-49页
   ·接枝淀粉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第49-59页
     ·PVA用量对接枝淀粉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第49页
     ·交联剂种类及用量对接枝淀粉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第49-51页
     ·交联温度对接枝淀粉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第51页
     ·交联时间对接枝淀粉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第51-52页
     ·单体/淀粉配比对接枝淀粉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第52-53页
     ·单体/淀粉配比对接枝淀粉材料吸水后力学性能的影响第53-54页
     ·材料断面的扫描电镜观察第54-55页
     ·差热扫描量热(DSC)分析第55-56页
     ·X射线衍射(XRD)分析第56页
     ·动态力学性能(DMA)测试第56-58页
     ·小结第58-59页
   ·接枝淀粉材料的降解性能研究第59-65页
     ·酶降解材料的表面SEM观察第59-60页
     ·实验室微生物降解实验第60-62页
     ·土埋降解实验第62-63页
     ·小结第63-65页
4、结论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天保工程区森林可持续经营研究--以台江县为例
下一篇:优选论在音译词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