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保工程区森林可持续经营研究--以台江县为例
摘要 | 第1-5页 |
Summary | 第5-6页 |
前言 | 第6页 |
1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基本理论 | 第6-12页 |
·国内外森林经营管理研究综述 | 第6-8页 |
·国内外森林经营管理理论研究 | 第6-7页 |
·森林经营技术体系研究 | 第7页 |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政策研究 | 第7页 |
·森林可持续经营研究 | 第7-8页 |
·森林可续续经营的概念 | 第8-9页 |
·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机制 | 第9-12页 |
·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运行机制 | 第9-11页 |
·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调控机制。 | 第11-12页 |
2 研究区域概况 | 第12-16页 |
·自然地理概况 | 第12页 |
·气候条件 | 第12页 |
·土壤条件 | 第12-13页 |
·植被现状 | 第13页 |
·生物资源 | 第13-15页 |
·植物资源 | 第13-14页 |
·动物资源 | 第14-15页 |
·社会与经济概况 | 第15页 |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情况 | 第15-16页 |
3 研究的方案和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研究的方案 | 第16-17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7页 |
·研究目标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7-18页 |
4 森林资源现状与动态 | 第18-22页 |
·森林资源现状 | 第18-19页 |
·森林资源面积 | 第18-19页 |
·森林资源变化动态 | 第19-22页 |
·森林资源面积变化 | 第19-20页 |
·活立木蓄积变化分析 | 第20-21页 |
·森林资源质量分析 | 第21页 |
·森林生态环境质量分析 | 第21-22页 |
5 台江森林可持续性经营能力评价 | 第22-33页 |
·森林可持续经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第22页 |
·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2-24页 |
·指标值的计算 | 第24-29页 |
·森林覆盖率 | 第24页 |
·林地利用率 | 第24页 |
·人均森林占有量 | 第24页 |
·林分综合生长率 | 第24-25页 |
·单位面积蓄积量 | 第25页 |
·林分郁闭度 | 第25页 |
·龄级结构 | 第25页 |
·年森林消长比例 | 第25页 |
·单位面积年木材产量 | 第25-26页 |
·森林年均病虫害发生率 | 第26页 |
·林林年均火灾发生率 | 第26页 |
·森林天然更新恢复能力 | 第26页 |
·林种结构 | 第26页 |
·天然林保护程度 | 第26-27页 |
·森林生态类型多样性 | 第27页 |
·森林动物多样性 | 第27页 |
·森林植物种类多样性 | 第27页 |
·森材水源涵养能力 | 第27页 |
·森林水土保持能力 | 第27页 |
·防护林面积比重 | 第27-28页 |
·自然保护区面积比重 | 第28页 |
·森林游憩能力 | 第28页 |
·人均木材消耗量 | 第28页 |
·森林产业经济收入比重 | 第28页 |
·林业收入水平 | 第28-29页 |
·指数计算 | 第29-31页 |
·指标权重确定 | 第29-30页 |
·指数计算 | 第30页 |
·计算结果 | 第30-31页 |
·评价结果与分析 | 第31-32页 |
·台江森林可持续经营基础分析 | 第32-33页 |
·台江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有利条件 | 第32页 |
·台江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制约因素 | 第32-33页 |
6 实现森林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模式 | 第33-37页 |
·森林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 第33页 |
·发展布局 | 第33-34页 |
·调整公益林林分和树种结构 | 第34-35页 |
·商品林区经营模式 | 第35-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