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8页 |
摘要 | 第8-9页 |
1 文献总述 | 第9-19页 |
·志贺菌概述 | 第9-11页 |
·志贺菌形态、培养特性和生化反应 | 第9页 |
·志贺菌抗原结构和分类 | 第9页 |
·志贺菌的致病性和免疫性 | 第9-10页 |
·志贺菌与动物 | 第10-11页 |
·志贺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机制 | 第11-13页 |
·志贺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 | 第12页 |
·志贺菌对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 | 第12-13页 |
·志贺菌对四环素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 | 第13页 |
·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研究进展 | 第13-19页 |
·β—内酰胺酶的分类 | 第13-14页 |
·ESBLs的作用机制 | 第14-15页 |
·ESBLs基因突变与酶活性研究 | 第15-17页 |
·志贺菌产ESBLs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动物体分离菌产ESBLs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2 引言 | 第19-20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20-26页 |
·材料 | 第20-22页 |
·药品 | 第20页 |
·试剂 | 第20页 |
·试剂盒、酶及载体 | 第20-21页 |
·药敏纸片 | 第21页 |
·仪器 | 第21页 |
·试验菌株: | 第21-22页 |
·方法 | 第22-26页 |
·标准福氏志贺菌诱导及酶检测 | 第22页 |
·PCR扩增 | 第22-23页 |
·连接、转化 | 第23页 |
·重组质粒双酶切鉴定、测序 | 第23页 |
·表达载体构建 | 第23-24页 |
·S-BL21和T-BL21诱导表达 | 第24页 |
·诱导蛋白的活性检测 | 第24页 |
·表达蛋白对抗生素的水解试验及耐酶抑制剂的抑酶保护率试验 | 第24-26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6-39页 |
·诱导福氏志贺菌ESBLs检测 | 第26页 |
·ESBLs片断扩增 | 第26-27页 |
·重组质粒的酶切分析: | 第27页 |
·测序结果分析 | 第27-32页 |
·表达载体菌液PCR及重组质粒的双酶切鉴定 | 第32-33页 |
·S-BL21和T-BL21诱导表达 | 第33-35页 |
·不同时间诱导 | 第33-34页 |
·不同IPTG浓度诱导 | 第34-35页 |
·不同温度诱导 | 第35页 |
·表达蛋白活性检测 | 第35-36页 |
·ESBLs的水解试验及酶抑制剂的抑酶保护率试验 | 第36-39页 |
·β—内酰胺类药物紫外吸收波长测定及标准回归方程建立 | 第36-37页 |
·SHV-12和TEM-1V超广谱β—内酰胺酶对β—内酰胺类药物的水解试验 | 第37页 |
·舒巴坦和它唑巴坦的抑酶保护率试验 | 第37-39页 |
5 结论与讨论 | 第39-41页 |
·基因型方面讨论 | 第39-40页 |
·表达蛋白(ESBLs)相关特性讨论 | 第40-41页 |
·结论 | 第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50页 |
Abstract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