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全程控制与应用研究
| 1 绪论 | 第1-11页 |
| 2 混凝土质量的初步控制 | 第11-26页 |
| ·组成材料对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影响 | 第11-15页 |
| ·水的质量要求 | 第11-12页 |
| ·水泥胶结材料 | 第12-13页 |
| ·水泥品种 | 第12-13页 |
| ·水泥含碱量 | 第13页 |
| ·水泥的安定性 | 第13页 |
| ·骨料 | 第13-15页 |
| ·对骨料的质量要求 | 第13-14页 |
| ·骨料的级配和粒径 | 第14页 |
| ·骨料的活性 | 第14-15页 |
| ·材料配合比设计对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影响 | 第15-20页 |
| ·配合比设计 | 第15-16页 |
| ·水灰比影响 | 第16-17页 |
| ·水泥质量和用量的影响 | 第17-20页 |
| ·集浆比的影响 | 第20页 |
| ·建筑材料引起的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问题的防治措施 | 第20-21页 |
| ·采取措施减少温度开裂 | 第20页 |
| ·避免由于碱集料反应而造成开裂 | 第20页 |
| ·掺入掺和料或外加剂 | 第20-21页 |
| ·原材料使用而导致混凝土质量问题的防治措施 | 第21-26页 |
| ·水泥 | 第21-22页 |
| ·骨料 | 第22-26页 |
| ·骨料料场规划 | 第22页 |
| ·骨料的质量 | 第22-26页 |
| ·粗骨料质量要求 | 第23-24页 |
| ·细骨料质量要求 | 第24-26页 |
| 3 混凝土质量的生产控制 | 第26-35页 |
| ·混凝土拌合物的搅拌 | 第26-29页 |
| ·搅拌制度 | 第26页 |
| ·进料容量 | 第26页 |
| ·投料顺序 | 第26页 |
| ·加强对水灰比,原材料计量的管理工作 | 第26-27页 |
| ·加强混凝土搅拌的管理工作 | 第27-29页 |
| ·混凝土运输 | 第29-30页 |
| ·混凝土运输要求 | 第29页 |
| ·混凝土运输工具 | 第29页 |
| ·混凝土运输时间 | 第29-30页 |
| ·混凝土运输过程注意事项 | 第30页 |
| ·混凝土拌合物的浇筑与捣实 | 第30-35页 |
| ·浇筑要求 | 第30-32页 |
| ·混凝土的捣实 | 第32-33页 |
| ·混凝土拌合物的养护 | 第33页 |
| ·混凝土的拆模 | 第33-34页 |
| ·混凝土缺陷修补 | 第34-35页 |
| 4 混凝土的合格控制 | 第35-83页 |
| ·混凝土试件强度试验 | 第35-36页 |
| ·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 | 第36-83页 |
| ·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特点 | 第37页 |
| ·在混凝土强度检测中无损检测方法分类 | 第37-66页 |
| ·非破损检测法 | 第37-45页 |
| ·回弹法 | 第38-42页 |
| ·超声波法 | 第42-45页 |
| ·半破损法 | 第45-51页 |
| ·钻芯法 | 第46-50页 |
| ·后装拔出法 | 第50-51页 |
| ·综合法 | 第51-64页 |
| ·超声回弹综合法 | 第52-59页 |
| ·钻芯回弹综合法 | 第59-64页 |
| ·混凝土强度测试方法小结与建议 | 第64-66页 |
| ·混凝土内部缺陷的测试 | 第66-83页 |
| ·不密实区和空洞检测 | 第66-69页 |
| ·裂缝深度检测 | 第69-74页 |
| ·混凝土结合面质量检测 | 第74-75页 |
| ·表面损伤层检测 | 第75-77页 |
| ·灌注桩混凝土缺陷检测 | 第77-80页 |
| ·钢管混凝土缺陷检测 | 第80-81页 |
| ·混凝土缺陷显示及定量分析技术 | 第81-83页 |
| 5 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 第83-85页 |
| 参考文献 | 第85-87页 |
| 摘要 | 第87-89页 |
| Abstract | 第89-92页 |
| 致谢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