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风水理论的分析与现代思考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绪论 | 第8-11页 |
| 1 中国传统风水思想的理论与方法体系 | 第11-22页 |
| ·理论体系 | 第11-15页 |
| ·《周易》与风水 | 第11页 |
| ·天人合一观 | 第11-12页 |
| ·有机循环观 | 第12-13页 |
| ·方位论 | 第13-14页 |
| ·中和观 | 第14-15页 |
| ·方法体系 | 第15-22页 |
| ·相地工具及方法 | 第15-19页 |
| ·风水的补救方法 | 第19-22页 |
| 2 风水理论的应用 | 第22-31页 |
| ·阳宅风水 | 第22-27页 |
| ·民宅 | 第22-24页 |
| ·村落 | 第24-26页 |
| ·城市 | 第26-27页 |
| ·阴宅风水 | 第27-31页 |
| ·阴宅的选址与现实意义 | 第27-28页 |
| ·实例:明显陵 | 第28-31页 |
| 3 风水理论的现代思考 | 第31-37页 |
| ·科学的一面 | 第31-33页 |
| ·心理场 | 第31页 |
| ·地磁场 | 第31-32页 |
| ·地理学上的解释 | 第32-33页 |
| ·哲学上的解释 | 第33页 |
| ·迷信的一面 | 第33-34页 |
| ·江湖骗术 | 第33-34页 |
| ·鬼福及人的思想 | 第34页 |
| ·风水学科的设置及意义 | 第34-37页 |
| ·学科性质及研究内容 | 第34-35页 |
| ·学科价值与意义 | 第35页 |
| ·与时俱进的风水理论 | 第35-37页 |
| 4 风水理论的现代应用 | 第37-43页 |
| ·旅游开发 | 第37-39页 |
| ·城市规划 | 第39-40页 |
| ·房屋建筑 | 第40-43页 |
| 5 结论与讨论 | 第43-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 后记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