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1章 导论 | 第8-18页 |
| ·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 ·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 ·国外学者关于企业绩效评价的研究 | 第12-13页 |
| ·国内学者关于企业绩效评价的研究 | 第13-14页 |
| ·国外学者关于EVA的研究 | 第14-15页 |
| ·国内学者关于EVA的研究 | 第15-16页 |
| ·本文的研究目的、思路和方法 | 第16-18页 |
| 第2章 EVA的基本理论研究 | 第18-29页 |
| ·EVA产生背景、涵义及影响 | 第18-21页 |
| ·EVA的产生背景 | 第18页 |
| ·EVA的涵义 | 第18-20页 |
| ·EVA的影响 | 第20-21页 |
| ·EVA的计算方法 | 第21-23页 |
| ·税后净营业利润 | 第21-22页 |
| ·资本总额 | 第22页 |
|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 第22-23页 |
| ·主要的会计调整 | 第23-25页 |
| ·会计调整原则 | 第23页 |
| ·会计调整主要项目 | 第23-25页 |
| ·EVA的优缺点评价 | 第25-27页 |
| ·EVA的优点 | 第25-27页 |
| ·EVA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 第27页 |
| ·EVA的理论创新 | 第27-29页 |
| 第3章 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EVA值的计算 | 第29-34页 |
| ·样本选择 | 第29-30页 |
| ·变量定义 | 第30-31页 |
| ·中小企业板 EVA值的计算 | 第31页 |
| ·EVA的计算结果 | 第31-33页 |
| ·结果分析 | 第33-34页 |
| 第4章 基于 EVA法的中小上市公司绩效评价实证研究 | 第34-48页 |
| ·数据采集和变量设定 | 第34-43页 |
| ·样本 | 第34页 |
| ·数据采集 | 第34页 |
| ·变量说明 | 第34-36页 |
| ·传统财务指标主成分分析 | 第36-43页 |
| ·模型设计和研究假设 | 第43-44页 |
| ·模型设计 | 第43-44页 |
| ·研究假设 | 第44页 |
| ·样本统计结果 | 第44-46页 |
| ·市场价值与经济增加值和综合性传统财务指标相关性及回归分析结果 | 第44-45页 |
| ·经济增加值与综合性传统财务指标排名相关性分析结果 | 第45-46页 |
| ·实证与结果分析 | 第46-48页 |
| 第5章 结论、对策及展望 | 第48-53页 |
| ·结论 | 第48-49页 |
| ·关于运用 EVA评价中小企业板经营绩效的结论 | 第48页 |
| ·关于 EVA法评价中小企业板经营绩效有效性的结论 | 第48-49页 |
| ·关于运用经济增加值与运用综合性传统财务指标排名比较分析的结论 | 第49页 |
| ·中小企业板绩效欠佳的原因分析 | 第49-50页 |
| ·提高中小企业板经营绩效的对策 | 第50-51页 |
| ·研究不足及后续研究展望 | 第51-53页 |
| ·本文的不足 | 第51-52页 |
| ·后续研究展望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 致谢 | 第58-59页 |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