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绪论 | 第7-11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7页 |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第7-8页 |
·理论基础 | 第8-9页 |
·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2 人事争议仲裁概述 | 第11-22页 |
·人事争议仲裁 | 第11-19页 |
·人事争议仲裁的起源及概念 | 第11-14页 |
·人事争议仲裁的基本原则和特征 | 第14-16页 |
·现行人事争议仲裁与其它仲裁制度的比较 | 第16-19页 |
·人事争议仲裁制度建设历经的四个阶段 | 第19-22页 |
·起步阶段 | 第19页 |
·建立阶段 | 第19-20页 |
·发展阶段 | 第20页 |
·初步完善阶段 | 第20-22页 |
3 人事争议仲裁存在的问题 | 第22-33页 |
·人事仲裁立法层面的问题 | 第22-24页 |
·实体法立法层次低 | 第22-23页 |
·仲裁依据的人事政策庞杂且内部冲突多 | 第23页 |
·地方性立法落后 | 第23-24页 |
·人事争议仲裁的受案范围和仲裁时效的问题 | 第24-26页 |
·受案范围问题 | 第24-26页 |
·仲裁时效不明确 | 第26页 |
·尚未形成完备的仲裁队伍制度 | 第26-27页 |
·仲裁人员中专业人员少、来源途径单一 | 第26-27页 |
·缺乏必要的培训和认证机制 | 第27页 |
·人事争议调解机制作用有限 | 第27-29页 |
·调解在人事争议中的积极作用 | 第27-28页 |
·人事争议调解制度发展现状与不足 | 第28-29页 |
·仲裁机构实体化建设缓慢 | 第29-33页 |
·仲裁机构不健全 | 第30页 |
·办案经费得不到保障 | 第30-31页 |
·人员编制和办公场地设备无法落实 | 第31-33页 |
4 完善人事争议仲裁的办法 | 第33-43页 |
·完善人事争议仲裁立法工作 | 第33-34页 |
·提高人事争议仲裁实体法的立法层次 | 第33-34页 |
·梳理现有人事仲裁法律依据 | 第34页 |
·加强地方性人事争议立法工作 | 第34页 |
·准确界定人事争议仲裁的受案范围 | 第34-36页 |
·明确人事争议仲裁的受案范围,并在全国范围内做到统一 | 第34-35页 |
·调整规范人事争议仲裁受案范围,完成人事争议仲裁与诉讼的完全衔接 | 第35页 |
·设立合理的仲裁时效规定 | 第35-36页 |
·完善仲裁员制度 | 第36-38页 |
·扩大仲裁员队伍,严把入口关 | 第36-37页 |
·提高仲裁员能力、提高办案水平 | 第37页 |
·完善仲裁员培训制度 | 第37-38页 |
·建立考核监督制度 | 第38页 |
·加大调解组织和调解能力建设 | 第38-40页 |
·构建人事争议调解组织体系 | 第39页 |
·建立庭审前的调解制度 | 第39-40页 |
·完善庭审中的调解制度 | 第40页 |
·加强调解工作队伍建设 | 第40页 |
·推动仲裁机构实体化建设 | 第40-43页 |
·统筹推进仲裁院建设 | 第41-42页 |
·稳步推行标准仲裁庭建设 | 第42页 |
·加强案卷的信息化管理 | 第42-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