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法人数据财产权制度构建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2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三)研究思路及框架 | 第11-12页 |
一、企业法人数据与具有财产价值的企业法人数据 | 第12-19页 |
(一)以主体为标准的数据分类 | 第12页 |
(二)企业法人数据的定义 | 第12-14页 |
(三)企业法人数据的分类 | 第14-16页 |
(四)企业法人数据的特征 | 第16-17页 |
1、“4V”属性 | 第16页 |
2、生产要素 | 第16-17页 |
3、可替代性和互补性 | 第17页 |
4、非持久性 | 第17页 |
(五)具有财产价值的企业法人数据 | 第17-19页 |
二、具有财产价值的企业法人数据的权利化问题 | 第19-33页 |
(一)数据财产权的理论基础 | 第19-23页 |
1、财产权理论 | 第19-20页 |
2、功利主义理论 | 第20-21页 |
3、法律经济学理论 | 第21-23页 |
(二)数据财产权的现实需要 | 第23-27页 |
1、对数据流通规则和新秩序的迫切需要 | 第23-25页 |
2、促进社会经济效益和产业发展 | 第25-26页 |
3、从个人信息的利用保护出发 | 第26-27页 |
(三)现阶段法律保护的残缺 | 第27-29页 |
1、缺少系统有效的数据法案 | 第27-28页 |
2、司法救济困难重重 | 第28-29页 |
(四)企业法人数据权利化的路径和定位 | 第29-33页 |
1、企业法人数据权利化路径 | 第29-31页 |
2、企业法人数据财产权的权利谱系和定位 | 第31-33页 |
三、企业法人数据财产权的主体、客体和取得 | 第33-39页 |
(一)企业法人数据财产权的主体 | 第33页 |
(二)企业法人数据财产权的客体 | 第33-35页 |
(三)企业法人数据财产权的取得 | 第35-39页 |
1、基于合同的数据权利取得 | 第35-36页 |
2、基于知情同意框架下的权利取得 | 第36-37页 |
3、基于添附制度下的权利取得 | 第37-39页 |
四、企业法人数据财产权的内容及其限制 | 第39-47页 |
(一)企业法人数据财产权的内容 | 第39-43页 |
1、占有权能 | 第39-41页 |
2、使用权能 | 第41-42页 |
3、处分权能 | 第42-43页 |
4、收益权能 | 第43页 |
(二)企业法人数据财产权的限制 | 第43-47页 |
1、与个人信息保护之间的冲突 | 第43-44页 |
2、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冲突 | 第44-45页 |
3、与国家安全之间的冲突 | 第45-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