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6页 |
·基因筛选的主要方法 | 第11-16页 |
·抑制消减杂交技术 | 第11-12页 |
·基因表达系列分析技术 | 第12-13页 |
·文库筛选法 | 第13-14页 |
·基因表达谱芯片 | 第14-15页 |
·电子克隆 | 第15-16页 |
·基因的功能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6-19页 |
·生物信息学 | 第16-17页 |
·基因敲除 | 第17-18页 |
·RNA干扰 | 第18-19页 |
·不产桔霉素的红曲菌种选育之进展 | 第19-21页 |
·常规法菌种筛选及诱变育种 | 第19-20页 |
·构建基因工程菌 | 第20-21页 |
·桔霉素合成途径及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21-25页 |
·桔霉素基因簇及其基因的分析 | 第25页 |
·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 第25-26页 |
第二章 ACS缺失菌株的构建 | 第26-53页 |
·材料 | 第26-30页 |
·菌种和质粒 | 第26页 |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26-27页 |
·酶和生物试剂 | 第27页 |
·化学试剂、缓冲溶液和培养基 | 第27-30页 |
·方法 | 第30-43页 |
·打靶载体构建技术路线及打靶载体基因敲除原理图 | 第30-31页 |
·引物序列 | 第31-32页 |
·菌株的培养 | 第32-33页 |
·碱裂解法从E.coli快速小量抽提质粒DNA | 第33-34页 |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34页 |
·红曲菌基因组DNA的提取(CTAB法) | 第34-35页 |
·ACS基因的克隆 | 第35-37页 |
·pACS的鉴定 | 第37-38页 |
·打靶载体pACS-HPH的构建 | 第38-40页 |
·pACS-HPH的鉴定 | 第40页 |
·打靶载体pACS-HPH线性化 | 第40页 |
·打靶载体pACS-HPH的转化 | 第40-41页 |
·目的缺失菌株的筛选 | 第41-42页 |
·ACS-6缺失菌株次级代谢产物的测定 | 第42-43页 |
·结果 | 第43-52页 |
·ACS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 第43-45页 |
·ACS及HPH的制备 | 第45-46页 |
·pACS的验证及其方向鉴定 | 第46-48页 |
·打靶载体pACS-HPH的验证及其方向鉴定 | 第48-49页 |
·打靶载体pACS-HPH的转化 | 第49页 |
·ACS-6缺失菌株的验证 | 第49-50页 |
·ACS-6缺失菌株次级代谢产物的分析 | 第50-52页 |
·小结 | 第52-53页 |
第三章 GMC缺失菌株的构建 | 第53-71页 |
·材料 | 第53-54页 |
·方法 | 第54-60页 |
·打靶载体构建技术路线及打靶载体基因敲除原理图 | 第54-55页 |
·引物序列 | 第55-56页 |
·菌株的培养 | 第56页 |
·碱裂解法从E.coli快速小量抽提质粒DNA | 第56页 |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56页 |
·红曲菌基因组DNA的提取(CTAB法) | 第56页 |
·GMC基因的克隆 | 第56-57页 |
·pGMC的鉴定 | 第57-58页 |
·打靶载体的构建 | 第58-59页 |
·pGMC-HPH的鉴定 | 第59页 |
·打靶载体pGMC-HPH线性化 | 第59页 |
·打靶载体pGMC-HPH的转化 | 第59页 |
·目的缺失株的筛选 | 第59页 |
·GMC-8缺失菌株次级代谢产物的测定 | 第59-60页 |
·结果 | 第60-70页 |
·GMC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 第60-63页 |
·GMC和HPH基因的制备 | 第63页 |
·pGMC的验证及其方向鉴定 | 第63-65页 |
·打靶载体pGMC-HPH的验证及其方向鉴定 | 第65-67页 |
·打靶载体pGMC-HPH的转化 | 第67页 |
·缺失株GMC-8的验证 | 第67-68页 |
·GMC-8缺失菌株次级代谢产物的分析 | 第68-70页 |
·小结 | 第70-71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71-81页 |
·基因敲除中靶基因——ACS基因与GMC基因的选择 | 第71-72页 |
·基因敲除效率的影响因素 | 第72-76页 |
·打靶载体的构建 | 第72-75页 |
·打靶载体转化方式 | 第75-76页 |
·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76-77页 |
·同源重组转化子的筛选 | 第77页 |
·靶基因ACS和GMC的功能分析 | 第77-8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1-82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81页 |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7页 |
附录 | 第87-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个人简介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