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中文) | 第1-11页 |
Abstract (英文) | 第11-13页 |
导论 | 第13-19页 |
一、问题的提出及选题的意义 | 第13-15页 |
二、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三、选题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四、研究思路和框架 | 第17-19页 |
第一章 冷战后韩国的东亚地区经济合作政策 | 第19-37页 |
一、冷战后韩国东亚地区经济合作政策的主要内容 | 第19-32页 |
(一) 韩国通过多边方式加强与东亚国家间的经济合作 | 第19-25页 |
1、韩国为克服1997年金融危机而谋求东亚地区的经济合作 | 第20页 |
2、韩国在经济合作中促进东亚地区信息化合作 | 第20-22页 |
3、韩国倡议东亚地区经济合作的组织建设 | 第22-23页 |
4、韩国希望本国在东亚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 | 第23-25页 |
(二) 韩国与东亚国家发展双边经济合作关系 | 第25-32页 |
1、韩国政府通过首脑会议促进与东亚国家经济合作 | 第25-30页 |
(1) 韩国关于韩中日经济合作的政策 | 第25-27页 |
(2) 韩国政府加强与东盟合作的制度化建设 | 第27-30页 |
2、韩国通过签署自由贸易协定(FTA)与东亚国家开展经济合作 | 第30-32页 |
二、冷战后韩国的东亚地区经济合作政策的背景与动因 | 第32-37页 |
(一) 韩国东亚地区经济合作政策的国际背景 | 第32-33页 |
(二) 韩国东亚地区经济合作政策的地区因素 | 第33-34页 |
(三) 韩国东亚地区经济合作政策的国内动因 | 第34-37页 |
第二章 冷战后韩国的东亚地区安全合作政策 | 第37-49页 |
一、冷战后韩国的东亚地区安全合作政策内容 | 第37-44页 |
(一) 冷战后韩国在东亚地区范围内参加多边安全合作 | 第37-41页 |
1、韩国政府希望通过东亚地区安全合作机制解决朝鲜半岛问题 | 第38-39页 |
2、韩国政府希望通过东亚地区安全合作解决非传统安全等问题 | 第39-40页 |
3、韩国政府希望东亚地区建立安全合作机制以实现地区和平 | 第40-41页 |
(二) 冷战后韩国东北亚地区安全合作政策的内容 | 第41-44页 |
二、冷战后韩国东亚地区安全合作政策的背景与动因 | 第44-49页 |
(一) 冷战后韩国东亚地区安全合作政策的经济背景 | 第44-46页 |
(二) 冷战后韩国东亚地区安全合作政策的地区因素 | 第46-47页 |
(三) 冷战后韩国东亚地区安全合作政策的国内动因 | 第47-49页 |
第三章 对冷战后韩国东亚地区合作政策的评价 | 第49-61页 |
一、冷战后韩国东亚地区合作政策的特点 | 第49-52页 |
(一) 冷战后韩国东亚地区合作政策内容的特点 | 第49-50页 |
1、韩国东亚地区合作政策在经济和安全合作领域的工作重心的差别 | 第49-50页 |
2、不同总统时期韩国东亚地区合作政策工作重点有所差别 | 第50页 |
(二) 冷战后韩国东亚地区合作政策推行手段的特点 | 第50-52页 |
1、韩国政府通过推广本国文化推进东亚地区合作的发展 | 第50-52页 |
2、韩国政府对东亚地区合作的意义和作用进行积极的国内宣传 | 第52页 |
二、冷战后韩国东亚地区合作政策在东亚地区合作中的作用 | 第52-55页 |
(一) 推动东亚地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 第52-53页 |
(二) 有利于东亚地区的安全稳定 | 第53-54页 |
(三) 缓解东亚地区合作中的主导权之争 | 第54-55页 |
三、冷战后韩国在东亚地区合作中面临的制约因素 | 第55-61页 |
(一) 朝鲜半岛分裂的影响 | 第55-56页 |
(二) 美国的制约因素 | 第56-58页 |
(三) 地区中经济、政治、文化的限制因素 | 第58页 |
(四) 国内制约因素 | 第58-61页 |
结论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7-68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