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3页 |
| 一、我国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 第13-19页 |
| (一) 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需要 | 第13-15页 |
| (二) 应对入世挑战,实施“绿箱”政策的重要载体 | 第15页 |
| (三) 启动农村市场,刺激内需增长的重要举措 | 第15-16页 |
| (四) 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必要措施 | 第16-17页 |
| (五) 贯彻落实计划生育政策的前提保证 | 第17页 |
| (六) 解决家庭和土地养老功能弱化的有效途径 | 第17-19页 |
| 二、我国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可行性 | 第19-29页 |
| (一) 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社会环境可行性 | 第19-21页 |
| (二) 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经济可行性 | 第21-28页 |
| (三) 从国际比较中看我国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可行性 | 第28-29页 |
| 三、我国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陷入困境的原因分析 | 第29-37页 |
| (一) 制度设计本身存在严重的缺陷 | 第30-34页 |
| (二) 认识不到位,行政推动力度不够 | 第34-36页 |
| (三) 农民对现行社会养老保险缺乏信任感和积极性 | 第36-37页 |
| 四、构建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原则 | 第37-44页 |
| (一) “个人与政府分担”的筹资原则 | 第38-39页 |
| (二) 强制投保原则 | 第39-40页 |
| (三) 省级管理、全国统筹和逐步市场化的基金管理运营原则 | 第40-43页 |
| (四) 城乡逐步一体化原则 | 第43-44页 |
| 五、构建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 | 第44-53页 |
| (一) 制度的基本框架 | 第44页 |
| (二) 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 | 第44-45页 |
| (三) 养老保险账户模式 | 第45-46页 |
| (四) 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与运营 | 第46-51页 |
| (五) 保险对象和养老金的给付 | 第51-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 后记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