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几种鼠免的分类、分布及生境差异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一.我国鼠兔属生物学研究概况(综述) | 第9-30页 |
1.鼠兔属的形态分类研究 | 第9-12页 |
2 鼠兔属的分子系统学研究 | 第12-17页 |
3 其他方法的分类研究 | 第17页 |
4 四川几种鼠兔的分类地位 | 第17-21页 |
·木里鼠兔 | 第17-18页 |
·红耳鼠兔 | 第18页 |
·川西鼠兔 | 第18页 |
·黑唇鼠兔 | 第18-19页 |
·灰鼠兔 | 第19页 |
·藏鼠兔 | 第19页 |
·间颅鼠兔 | 第19-20页 |
·狭颅鼠兔 | 第20页 |
·黄河鼠兔 | 第20-21页 |
·大耳鼠兔 | 第21页 |
5 我国鼠兔属生态学研究概况 | 第21-26页 |
·高原鼠兔 | 第21-24页 |
·达乌尔鼠兔 | 第24-25页 |
·藏鼠兔 | 第25页 |
·甘肃鼠兔 | 第25页 |
·柯氏鼠兔 | 第25-26页 |
·伊犁鼠兔 | 第26页 |
·东北鼠兔 | 第26页 |
6 栖息地选择研究方法 | 第26-30页 |
二.四川几种鼠兔的分类、分布及生境差异研究 | 第30-59页 |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30-31页 |
2.研究方法 | 第31-33页 |
·资料收集 | 第31页 |
·四川自然地理条件与植被概况 | 第31-32页 |
·研究方法 | 第32-33页 |
3 结果 | 第33-51页 |
·资料概况 | 第33-34页 |
·主成分分析结果 | 第34-40页 |
·判别分析结果 | 第40页 |
·分类地位的确认 | 第40-42页 |
·鼠兔属各种在四川的地理分布 | 第42-48页 |
·狭颅鼠兔 | 第42-43页 |
·川西鼠兔 | 第43页 |
·木里鼠兔 | 第43-44页 |
·黄河鼠兔 | 第44-45页 |
·黑唇鼠兔 | 第45-46页 |
·红耳鼠兔 | 第46页 |
·灰鼠兔 | 第46页 |
·间颅鼠兔 | 第46-47页 |
·藏鼠兔 | 第47-48页 |
·生境特点 | 第48-51页 |
·川西鼠兔 | 第48-49页 |
·黑唇鼠兔 | 第49页 |
·狭颅鼠兔 | 第49页 |
·黄河鼠兔 | 第49-50页 |
·木里鼠兔 | 第50页 |
·间颅鼠兔 | 第50页 |
·藏鼠兔 | 第50-51页 |
4 讨论 | 第51-57页 |
·关于亚属的划分 | 第51-52页 |
·部分种的分类地位的讨论 | 第52-54页 |
·黄河鼠兔 | 第52-53页 |
·间颅鼠兔 | 第53页 |
·狭颅鼠兔 | 第53页 |
·木里鼠兔 | 第53页 |
·红耳鼠兔 | 第53-54页 |
·大耳鼠兔 | 第54页 |
·关于部分种分布问题的讨论 | 第54-55页 |
·黑唇鼠兔 | 第54-55页 |
·红耳鼠兔 | 第55页 |
·藏鼠兔 | 第55页 |
·种间生境选择的异同 | 第55-57页 |
·黑唇鼠兔 | 第55页 |
·木里鼠兔与川西鼠兔 | 第55-56页 |
·黄河鼠兔 | 第56页 |
·间颅鼠兔和藏鼠兔 | 第56-57页 |
5.结论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8页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