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

三维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自定位算法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3页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8-1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论文主要内容第12-13页
第二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自定位基本原理和性能评价第13-22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自定位基本概念与术语第13-15页
   ·计算节点位置的基本方法第15-18页
     ·三边测量法第15-16页
     ·三角测量法第16-17页
     ·极大似然法第17-18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自定位算法分类第18-19页
     ·基于距离和与距离无关的定位算法第18-19页
     ·递增式和并发式的定位算法第19页
     ·基于信标节点和无信标节点的定位算法第19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自定位算法的性能评价第19-21页
     ·精确性第20页
     ·覆盖率第20页
     ·通信量第20-21页
   ·本章小结第21-22页
第三章 Centriod算法及其改进:3D-Centriod算法第22-32页
   ·Centriod算法第22-23页
   ·3D-Centriod算法第23页
   ·仿真实现及性能比较第23-30页
     ·仿真平台简介及仿真参数设定第23-26页
     ·节点平均定位误差比较第26-28页
     ·覆盖率比较第28-30页
     ·通信报文量比较第30页
   ·本章小结第30-32页
第四章 DV-Hop算法及其改进:3D-DV-Hop算法第32-43页
   ·DV-Hop算法第32页
   ·3D-DV-Hop算法第32-35页
   ·仿真实现及性能比较第35-41页
     ·仿真参数设定第35-36页
     ·节点平均定位误差比较第36-38页
     ·覆盖率比较第38-40页
     ·通信报文量比较第40-41页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第五章 DV-Distance算法及其改进:3D-DV-Distance算法第43-51页
   ·DV-Distance算法第43页
   ·3D-DV-Distance算法第43页
   ·仿真实现及性能比较第43-50页
     ·仿真参数设定第43-44页
     ·节点平均定位误差比较第44-46页
     ·覆盖率比较第46-48页
     ·通信报文量比较第48-50页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1-54页
   ·本文工作总结第51页
   ·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第51-52页
   ·未来工作展望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9页
致谢第59-60页
攻读硕士期间完成的论文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一份水稻花器官突变体的形态发生、性状遗传分析及相关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
下一篇:天津站交通枢纽工程横向抗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