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英文缩略语 | 第12-13页 |
上篇 白芍总苷经皮吸收载药体系的方法学探讨 | 第13-55页 |
1 微乳经皮给药系统 | 第13-23页 |
·经皮给药系统 | 第13-17页 |
·微乳经皮给药的特点及吸收机制 | 第17-19页 |
·微乳经皮给药研究中的问题及研究思路探讨 | 第19-20页 |
参考文献 | 第20-23页 |
2 白芍总苷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 第23-41页 |
·白芍总苷的药理作用 | 第23-31页 |
·白芍总苷的临床研究与应用 | 第31-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41页 |
3 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 | 第41-55页 |
·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其流行病学 | 第41页 |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主要发病机制 | 第41-47页 |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方法 | 第47-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5页 |
下篇 微乳用作白芍有效成分经皮吸收载药体系的可行性 | 第55-109页 |
1 微乳用作中药有效成分载药体系的可行性 | 第56-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8-59页 |
2 微乳用作白芍有效成分经皮吸收载药体系的效果评价 | 第59-109页 |
·白芍总苷经皮微乳的研制及透皮吸收特性考察 | 第59-83页 |
·白芍总苷经皮微乳的研制与基本性能评价 | 第59-64页 |
·白芍总苷经皮微乳的含量测定及稳定性考察 | 第64-70页 |
·白芍总苷经皮微乳中芍药苷的透皮速率测定 | 第70-75页 |
·不同浓度氮酮对微乳中芍药苷透皮吸收的影响 | 第75-77页 |
·白芍总苷不同制剂、不同给药途径的血药浓度比较 | 第77-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3页 |
·白芍总苷经皮微乳的抗炎镇痛作用及机制 | 第83-99页 |
·白芍总苷经皮微乳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防治作用 | 第83-87页 |
·白芍总苷经皮微乳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关节病理改变的影响 | 第87-90页 |
·白芍总苷经皮微乳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 第90-93页 |
·白芍总苷经皮微乳的抗炎镇痛作用 | 第93-96页 |
·白芍总苷经皮微乳的急性毒性试验和长期毒性试验 | 第96-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99页 |
·芍药甘草经皮微乳的镇痛作用及机制 | 第99-109页 |
·芍药甘草经皮微乳的透皮速率和血药浓度测定 | 第99-104页 |
·芍药甘草经皮微乳的镇痛作用及对血中PGE2、TNF-α的影响 | 第104-106页 |
参考文献 | 第106-109页 |
本研究的新见解、新观点及其意义 | 第109-110页 |
致谢 | 第110-111页 |
个人简历 | 第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