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学分析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1-12页 |
·本章小节 | 第12-13页 |
2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缘起和发展 | 第13-19页 |
·理论背景 | 第13-16页 |
·现实背景 | 第16-17页 |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7-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3 企业社会责任的界定与分类 | 第19-29页 |
·企业社会责任的界定 | 第19-21页 |
·本文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界定 | 第21-23页 |
·企业社会责任的分类 | 第23-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4 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 | 第29-40页 |
·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理论逻辑及其缺陷 | 第29-34页 |
·企业的性质:利益相关者之间契约的联结 | 第34-36页 |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可持续经营 | 第36-37页 |
·管理者的角色:企业的契约代理人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5 企业社会责任的动力机制 | 第40-46页 |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动因 | 第40-41页 |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内部动力 | 第41-42页 |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外部压力 | 第42-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6 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机制: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 | 第46-51页 |
·公司治理的含义 | 第46页 |
·股东至上的单边治理 | 第46-47页 |
·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 | 第47-48页 |
·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原则 | 第48-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7 结论与启示 | 第51-55页 |
·主要结论 | 第51-52页 |
·启示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附录: | 第59-60页 |
1、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59页 |
2、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课题 | 第59-60页 |
独创性声明 | 第60页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