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导论 | 第7-22页 |
·研究背景 | 第7-9页 |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小结 | 第14页 |
·概念的界定 | 第14-19页 |
·家族的概念 | 第14-15页 |
·家族企业的概念 | 第15-18页 |
·职业化管理及其相关概念 | 第18-19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框架 | 第19-21页 |
·本文的创新 | 第21-22页 |
2 我国家族企业特点研究 | 第22-35页 |
·我国家族企业发展历史 | 第22-24页 |
·我国家族企业的一般特征 | 第24-27页 |
·组织基础: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多缘群体 | 第24-25页 |
·产权结构: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 | 第25-26页 |
·权力安排:关键权力为家族核心成员所把持的集权化管理 | 第26页 |
·组织结构:组织层级扁平化的直线职能模式结构 | 第26-27页 |
·治理原则:家族规则和伦理规范代替企业规则和经济规范 | 第27页 |
·家族式治理的优势分析 | 第27-30页 |
·企业治理 | 第27-29页 |
·关系治理 | 第29-30页 |
·家族式治理的弊端分析 | 第30-35页 |
·产权制度缺陷 | 第31-32页 |
·家族情感牵制 | 第32页 |
·人才壁垒高筑 | 第32-35页 |
3 我国家族企业职业化管理模式分析 | 第35-41页 |
·职业化管理模式的起源 | 第35页 |
·职业化管理模式的特征 | 第35-36页 |
·我国家族企业实施职业化管理现状分析 | 第36-41页 |
·部分家族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缺乏理性 | 第36-37页 |
·实施职业化管理的家族企业占家族企业总量比例不高 | 第37页 |
·大部分家族企业职业化管理不规范 | 第37-39页 |
·职业经理人流失现象普遍 | 第39页 |
·职业经理人整体职业化管理水平和素质还不高 | 第39-41页 |
4 家族企业向职业化管理演化的内生变量分析 | 第41-57页 |
·内生变量之一:企业家能力 | 第42-47页 |
·创业阶段:家庭式企业—家长式管理 | 第42-43页 |
·成长阶段:纯家族式企业—家族式管理 | 第43-44页 |
·成熟阶段:准家族式企业或泛家族式企业—泛家族式管理 | 第44-45页 |
·退出阶段:公众公司—职业化管理 | 第45-47页 |
·内生变量之二:企业规模 | 第47-52页 |
·企业规模理论 | 第47页 |
·我国家族企业的企业规模和管理方式分析 | 第47-51页 |
·小结 | 第51-52页 |
·内生变量之三:人才储备 | 第52-54页 |
·内生变量之四:行业特点 | 第54-55页 |
·劳动密集型 | 第54页 |
·技术密集型 | 第54-55页 |
·资本密集型 | 第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5 家族企业向职业化管理演化的外生变量分析 | 第57-63页 |
·外生变量之一:传统文化和信任 | 第57-60页 |
·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 | 第57-58页 |
·低信任度的环境影响 | 第58-60页 |
·外生变量之二:法律和制度 | 第60-62页 |
·缺乏法律的保障 | 第61页 |
·职业经理人制度的缺失 | 第61-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研究结论 | 第63-64页 |
·不足之处和研究展望 | 第64-65页 |
注释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附录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