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 第1-15页 |
·野生花卉的优良特性 | 第10-11页 |
·我国野生资源的分布及引种驯化状况 | 第11-12页 |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 第12-1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5-20页 |
·地榆培育技术的研究 | 第15-16页 |
·试验材料简介 | 第15页 |
·试验地概况 | 第15页 |
·试验设计 | 第15-16页 |
·观测指标 | 第16页 |
·地榆的生理学研究 | 第16-20页 |
·测定指标 | 第16页 |
·测定方法 | 第16-2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0-39页 |
·不同浓度的CCC对地榆的形态学影响 | 第20-28页 |
·不同浓度的CCC对地榆营养生长的影响 | 第20-27页 |
·不同浓度的CCC对地榆生殖生长的影响 | 第27-28页 |
·不同浓度的 CCC对地榆的生理学影响 | 第28-39页 |
·不同浓度的CCC对地榆叶片的叶绿素的影响 | 第28-29页 |
·不同浓度的CCC对地榆叶片的SOD酶活性的影响 | 第29-30页 |
·不同浓度的CCC对地榆叶片的POD酶活性的影响 | 第30-31页 |
·不同浓度的CCC对地榆叶片的IAA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31-32页 |
·不同浓度的CCC对地榆叶片的内源激素的影响 | 第32-36页 |
·内源激素和保护性酶对地榆株高和生殖生长的影响 | 第36-39页 |
4 讨论 | 第39-43页 |
·不同浓度的CCC与地榆形态学的关系 | 第39-40页 |
·不同浓度的CCC对地榆营养生长的影响 | 第39-40页 |
·不同浓度的CCC对地榆生殖生长的影响 | 第40页 |
·不同浓度的CCC与地榆生理学的关系 | 第40-43页 |
·不同浓度的CCC对地榆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40页 |
·不同浓度的CCC对地榆叶片SOD、POD酶活性的影响 | 第40-41页 |
·不同浓度的CCC对地榆叶片IAA氧化酶的影响 | 第41页 |
·不同浓度的CCC对地榆叶片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 第41-43页 |
5 结论 | 第43-45页 |
·不同浓度的CCC对地榆形态学的影响 | 第43页 |
·不同浓度的CCC对地榆生理学的影响 | 第43-44页 |
·内源激素和保护性酶对株高、花期和开花数的影响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1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1-52页 |
个人简介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