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水利工程论文--水工勘测水工设计论文--水工勘测论文

汶川大地震对紫坪铺工程边坡稳定性影响的监测分析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前言第11-19页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第11-13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7页
     ·边坡的工程地质分析第13-15页
     ·地震作用下岩质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第15-17页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7-19页
第2章 工程概况与工程地质条件第19-30页
   ·工程概况第19-20页
   ·区域地质构造第20-21页
   ·工程区基本地质条件第21-25页
     ·地形地貌第21-22页
     ·地层岩性第22页
     ·地质构造第22-25页
     ·水文地质条件第25页
   ·工程边坡地质结构类型及其基本特征第25-27页
     ·反倾向边坡第26页
     ·顺层边坡第26页
     ·中倾横向边坡第26页
     ·软岩边坡第26页
     ·覆盖层边坡第26-27页
   ·地震第27-28页
     ·地震构造带及坝区断层活动性第27页
     ·汶川大地震第27-28页
   ·汶川大地震对紫坪铺工程的影响第28-30页
第3章 反倾向边坡的监测分析第30-58页
   ·边坡结构特征第30-32页
     ·泄洪洞进口边坡结构特征第30-31页
     ·引水发电洞进口边坡结构特征第31-32页
   ·边坡变形破坏模式第32-33页
     ·泄洪洞进口边坡变形破坏模式第32-33页
     ·引水发电洞进口边坡变形破坏模式第33页
   ·边坡加固措施第33-34页
     ·泄洪洞进口边坡加固措施第33页
     ·引水发电洞进口边坡加固措施第33-34页
   ·边坡监测仪器布置第34-39页
     ·泄洪洞进口边坡监测仪器布置第34-36页
     ·引水发电洞进口边坡监测仪器布置第36-39页
   ·震后坡体宏观变形迹象第39-40页
   ·汶川大地震影响的监测成果分析第40-56页
     ·泄洪洞进口边坡监测成果分析第40-50页
     ·引水发电洞进口边坡监测成果分析第50-56页
   ·小结第56-58页
第4章 顺层边坡的监测分析第58-66页
   ·边坡结构特征第58-59页
   ·边坡变形破坏模式第59页
   ·边坡加固措施第59页
   ·边坡监测仪器布置第59-61页
   ·震后坡体宏观变形迹象第61页
   ·汶川大地震影响的监测成果分析第61-64页
     ·震前监测成果分析第61-62页
     ·震后监测成果分析第62-64页
   ·小结第64-66页
第5章 中倾横向边坡的监测分析第66-91页
   ·边坡结构特征第66-67页
     ·溢洪道下段边坡结构特征第66页
     ·引水发电洞出口边坡结构特征第66-67页
   ·边坡变形破坏模式第67页
     ·溢洪道下段边坡变形破坏模式第67页
     ·引水发电洞出口边坡变形破坏模式第67页
   ·边坡加固措施第67-68页
     ·溢洪道下段边坡加固措施第67页
     ·引水发电洞出口边坡加固措施第67-68页
   ·边坡监测仪器布置第68-73页
     ·溢洪道下段边坡监测仪器布置第68-71页
     ·引水发电洞出口边坡监测仪器布置第71-73页
   ·震后坡体宏观变形迹象第73页
   ·汶川大地震影响的监测成果分析第73-90页
     ·溢洪道下段边坡监测成果分析第73-83页
     ·引水发电洞出口边坡监测成果分析第83-90页
   ·小结第90-91页
第6章 软岩边坡的监测分析第91-97页
   ·边坡结构特征第91页
   ·边坡变形破坏模式第91-92页
   ·边坡加固措施第92页
   ·边坡监测仪器布置第92-94页
   ·震后坡体宏观变形迹象第94-95页
   ·震后监测成果分析第95-96页
   ·小结第96-97页
第7章 基岩-覆盖层二元结构边坡的监测分析第97-108页
   ·边坡结构特征第97-98页
     ·溢洪道中段边坡结构特征第97页
     ·左岸泄洪洞进口边坡结构特征第97-98页
   ·边坡变形破坏模式第98页
     ·溢洪道中段边坡边坡变形破坏模式第98页
     ·左岸泄洪洞边坡变形破坏模式第98页
   ·边坡加固措施第98页
   ·边坡监测仪器布置第98-100页
     ·溢洪道中段边坡监测仪器布置第98-99页
     ·左岸泄洪洞边坡监测仪器布置第99-100页
   ·震后坡体宏观变形迹象第100-101页
   ·汶川大地震影响的监测成果分析第101-106页
     ·溢洪道中段监测成果分析第101-104页
     ·左岸泄洪洞监测成果分析第104-106页
   ·小结第106-108页
结论第108-112页
致谢第112-113页
参考文献第113-11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第118页

论文共11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渡河巴拉水电站近坝库区果尔巫段斜坡稳定性分析
下一篇:几个典型山区河道型水库塌岸特征与预测参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