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河巴拉水电站近坝库区果尔巫段斜坡稳定性分析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0-19页 |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边坡稳定性理论的发展以及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水库库岸边坡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6-19页 |
第2章 研究区工程地质环境条件 | 第19-30页 |
·区域地质环境 | 第19-26页 |
·区域地形地貌 | 第19页 |
·区域构造背景 | 第19-23页 |
·区域地层岩性 | 第23-24页 |
·物理地质现象 | 第24-26页 |
·巴拉电站坝址区及果尔巫段斜坡地质环境条件 | 第26-30页 |
·巴拉电站坝址区地质环境条件 | 第26-27页 |
·果尔巫段斜坡地质环境条件 | 第27-30页 |
第3章 果尔巫库岸段斜坡结构特征 | 第30-43页 |
·概述 | 第30页 |
·斜坡覆盖层的工程地质特性 | 第30-36页 |
·斜坡覆盖层类型 | 第30-31页 |
·斜坡覆盖层分布特征 | 第31-32页 |
·斜坡覆盖层结构特征 | 第32-36页 |
·基岩的岩体结构特征 | 第36-42页 |
·花岗岩岩体结构特征 | 第37-40页 |
·砂板岩岩体结构特征 | 第40-42页 |
·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果尔巫段斜坡岩体结构类型及变形特征分析 | 第43-52页 |
·果尔巫段斜坡岩体结构类型 | 第43-44页 |
·主要边坡类型的地质-工程特征 | 第44-46页 |
·斜坡可能发生的主要失稳模式初步分析 | 第46-51页 |
·倾倒变形破坏模式 | 第47-48页 |
·陡缓裂隙组合滑动模式 | 第48-49页 |
·楔型体滑动模式 | 第49页 |
·平面滑动模式 | 第49-51页 |
·松散覆盖层变形破坏模式 | 第51页 |
·小结 | 第51-52页 |
第5章 果尔巫段斜坡变形机制模拟分析 | 第52-62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52-53页 |
·模型计算参数 | 第53-54页 |
·蓄水前坡体天然状态分析 | 第54-58页 |
·蓄水后坡体变形特征分析 | 第58-61页 |
·小结 | 第61-62页 |
第6章 果尔巫段斜坡稳定性分析评价 | 第62-76页 |
·稳定性定性评价 | 第62-63页 |
·基于强度理论的斜坡稳定性计算 | 第63-67页 |
·刚体平衡法原理 | 第63-66页 |
·计算剖面及参数选取 | 第66-67页 |
·计算工况 | 第67页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67-74页 |
·蓄水前坡体稳定性分析 | 第67-70页 |
·蓄水后坡体稳定性分析 | 第70-72页 |
·稳定性评价标准 | 第72页 |
·斜坡稳定性因素敏感性分析 | 第72-74页 |
·小结 | 第74-76页 |
第7章 结论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82-83页 |
授予硕士学位人员登记表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