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H.264/AVC的自适应去块效应滤波的硬件设计
摘要 | 第1-12页 |
ABSTRACT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0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3-17页 |
·H.264 标准简介 | 第13-16页 |
·基于H.264 的去块滤波器 | 第16-17页 |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 | 第17-18页 |
·课题的研究目标、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 | 第18-19页 |
·课题的研究目标 | 第18页 |
·课题的主要工作和成果 | 第18-19页 |
·论文的组织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滤波算法简介及其新特点 | 第20-26页 |
·片级滤波器 | 第20页 |
·边界级滤波器 | 第20-21页 |
·样点级滤波器 | 第21-23页 |
·滤波运算 | 第23-26页 |
·标准滤波 | 第23-25页 |
·强滤波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去块滤波算法的提练和改进 | 第26-39页 |
·十二种滤波模式 | 第26-28页 |
·将设计划分为不同模式的目的 | 第26-27页 |
·十二种滤波模式的具体内容 | 第27-28页 |
·十二种滤波模式的优势 | 第28页 |
·改进的滤波顺序 | 第28-30页 |
·改进滤波顺序的目的 | 第28-29页 |
·改进的滤波顺序的具体内容和优势 | 第29-30页 |
·提炼的Bs 计算 | 第30-33页 |
·提炼Bs 计算的目的 | 第30页 |
·提炼的Bs 计算的具体内容 | 第30-32页 |
·提炼的Bs 计算的优势 | 第32-33页 |
·改进的Bs 计算流程 | 第33-35页 |
·改进Bs 计算流程的目的 | 第33-34页 |
·改进的Bs 计算流程的具体内容和优势 | 第34-35页 |
·四阶段滤波计算 | 第35-37页 |
·提出四阶段滤波计算的目的 | 第35页 |
·四阶段滤波计算的具体内容和优势 | 第35-37页 |
·帧场自适应的处理 | 第37-39页 |
第四章 去块滤波器的设计 | 第39-60页 |
·现有的设计概况 | 第39-40页 |
·结构设计和模块划分 | 第40-44页 |
·设计原则 | 第40页 |
·代码风格 | 第40页 |
·结构设计 | 第40-44页 |
·模块划分 | 第44页 |
·接口模块的设计 | 第44-51页 |
·总线介绍 | 第44-47页 |
·输入输出的次序 | 第47-51页 |
·Bs 模块的设计 | 第51-53页 |
·滤波模块的设计 | 第53-58页 |
·滤波计算模块的设计 | 第53-55页 |
·转置寄存器的设计 | 第55-57页 |
·内部SRAM 的设计 | 第57-58页 |
·基于synopsys 工具的ASIC 设计流程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去块滤波器的综合优化和分析 | 第60-65页 |
·综合优化的常用方法 | 第60-61页 |
·综合的结果和分析 | 第61-62页 |
·不同的综合策略得出的结果和分析 | 第62-63页 |
·布局布线与功耗估计 | 第63-64页 |
·结果分析 | 第64-65页 |
第六章 去块滤波器的验证 | 第65-84页 |
·去块滤波器模拟验证的方法 | 第65-66页 |
·去块滤波器模拟验证的内容 | 第66-72页 |
·滤波计算模块验证的内容 | 第66-67页 |
·转置寄存器验证的内容 | 第67-68页 |
·内部SRAM 验证的内容 | 第68-69页 |
·滤波模块验证的内容 | 第69-70页 |
·接口模块验证的内容 | 第70页 |
·对Bs 模块执行验证的内容 | 第70-71页 |
·子系统级验证的内容 | 第71-72页 |
·综合后验证的内容 | 第72页 |
·模块级验证的结论 | 第72-81页 |
·滤波计算模块的验证结论 | 第72-75页 |
·转置寄存器的验证结论 | 第75页 |
·内部SRAM 的验证结论 | 第75-77页 |
·滤波模块的验证结论 | 第77-78页 |
·接口模块的验证结论 | 第78-79页 |
·对Bs 模块进行验证的结论 | 第79-81页 |
·子系统级验证的结论 | 第81-83页 |
·综合后验证的结论 | 第83-84页 |
结束语 | 第84-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89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