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信息能力素质与基础素质评价研究
第一章 绪论 | 第1-16页 |
·研究背景 | 第7-9页 |
·研究意义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国民信息素质的基本理论 | 第16-31页 |
·素质 | 第16-17页 |
·国民信息素质 | 第17-21页 |
·信息素质 | 第17-18页 |
·网络时代信息素质的层次分类 | 第18-20页 |
·国民信息素质及相关概念 | 第20-21页 |
·信息时代国民信息素质的特点 | 第21-22页 |
·国民信息素质结构分析 | 第22-25页 |
·基础素质 | 第23页 |
·能力素质 | 第23-24页 |
·协调素质 | 第24-25页 |
·国民信息基础素质的因素分析 | 第25-27页 |
·信息基础设施同国民信息素质的关系 | 第25-26页 |
·国民素质同国民信息素质的关系 | 第26-27页 |
·国民信息能力素质的因素分析 | 第27-31页 |
·信息知识与意识同国民信息素质关系 | 第27页 |
·信息获取能力同国民信息素质关系 | 第27页 |
·信息技术同国民信息素质关系 | 第27-30页 |
·信息利用与创新能力同国民信息素质关系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国民信息基础素质评价研究 | 第31-41页 |
·评价准则与框架设计 | 第31-32页 |
·国民信息素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第32-34页 |
·国民信息基础设施评价 | 第32-33页 |
·国民素质评价 | 第33-34页 |
·实证研究 | 第34-41页 |
·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34-36页 |
·十个国家之间国民信息基础素质对比评价 | 第36-37页 |
·对中国国民信息素质评价结果的深层原因分析 | 第37-41页 |
第四章 国民信息能力素质评价研究 | 第41-59页 |
·国民信息能力素质关键因素分析 | 第42-44页 |
·关键因素分析 | 第42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42-44页 |
·国民信息能力素质评价问卷设计 | 第44-50页 |
·问卷设计 | 第44-47页 |
·样本分布与描述 | 第47-48页 |
·信度分析 | 第48-50页 |
·国民信息能力素质评价权重设置 | 第50-56页 |
·整体模型分析 | 第50-52页 |
·假设的验证 | 第52-54页 |
·权重设置方法 | 第54-56页 |
·国民信息能力素质评价体系及权重 | 第56-57页 |
·实证分析 | 第57-59页 |
·统计方法与计算结果 | 第57-58页 |
·结论分析 | 第58-59页 |
第五章 我国国民信息素质发展对策研究 | 第59-62页 |
·实施信息基础工程 | 第59-60页 |
·发展国民信息素质教育 | 第60-6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论文的主要结论 | 第62-63页 |
·研究的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附录:学生信息行为及其信息素质调查 | 第67-72页 |
摘要 | 第72-74页 |
Abstract | 第74-78页 |
致谢 | 第78页 |